委托收购单位:上海豪享文化艺术品
应圣元宝应圣元宝这枚应圣元宝背拾是五代十国时候,北燕铸造的货币。北燕是一个很小的政权,存在时间也很短,所以它所铸造的货币,都非常稀少,但是它的种类很多,材质也比较多样,有铜钱,铁钱,还有一种钱是大家很难想象到的,它用泥做过钱。这枚应圣元宝,资料上只有一枚,标着无定价的孤品,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应圣元宝背拾不会超过三枚,存世量是非常稀少的。
比如后梁开平年间铸“开平通宝”大钱和“开平元宝”,后唐有“天成元宝”,后晋有“天福元宝”,后汉“汉元通宝”,等等。而“应圣元宝”是当时的北燕铸造的钱币。
应圣元宝为什么受到外国人的欢迎
大多收藏古钱币的泉家都知道,凡是“应”字打头的古钱无一不珍,如应运、应感、应天、应圣、应历等,“应圣元宝”就是中国古钱币中负盛名的珍钱之一,存世极罕,钱文书体拙劣,微带隐起,肉质粗糙,轮廓不整。《历代古钱图说》刊有“应天元宝”背“万”及“应圣元宝”背“拾”二钱,为我国老一辈古钱币收藏大家张叔训先生旧藏,早年已带至美国。
五代十国时期的货币,总结起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大额钱币盛行。唐朝除了在短期内发行过大额钱币外,一直使用的都是小平钱。而五代十国的钱币多为当十、当百或是当千的大钱。
应圣元宝公司近期成交记录:
‘应圣元宝’背拾-------成交价:RMB2,184,200---成交日期:2014-05-28
应圣元宝(背拾)-------成交价:RMB1,985,000---成交日期:2015-11-23
应圣元宝-----------成交价:RMB1,180,000---成交日期:2014-01-04
“应圣元宝”铜币-------成交价:RMB1,433,000---成交日期:2015-07-03
五代初期刘守光铸应圣元宝背--成交价:RMB1,134,400---成交日期:2014-05-22
‘应圣元宝’背拾-------成交价:RMB1,654,000---成交日期:2014-05-28
“应圣元宝”铜币-------成交价:RMB2,160,000---成交日期:2015-07-04
五代初期刘守光铸应圣元宝背--成交价:RMB2,104,000---成交日期:2014-05-22
应圣元宝(背拾)-------成交价:RMB1,105,000---成交日期:2015-11-23
应圣元宝-----------成交价:RMB1,180,000---成交日期:2014-01-04
应圣元宝-----------成交价:RMB1,208,000---成交日期:2014-11-27
唐代五代十国应圣元宝铜钱币--成交价:HKD6,418,000---成交日期:2014-01-04
“应圣元宝”铜币-------成交价:RMB1,160,000---成交日期:2014-07-03
五代初期刘守光铸应圣元宝背--成交价:RMB2,134,400---成交日期:2015-05-22
“应圣元宝”铜币-------成交价:RMB3,160,000---成交日期:2015-07-03
五代初期刘守光铸应圣元宝背--成交价:RMB2,104,000---成交日期:2014-05-22
应圣元宝-2016下半年市场价格行情分析
。“像咸丰年间就有像‘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这样‘物美价廉’的钱币所在。比如咸丰重宝宝泉局当十,高峰期其价格曾高达3000多元一枚;咸丰通宝宝泉局小平雕母,存世量极少,市面上极为罕见,目前价格在120万到130万之间,而十年前其价格仅仅是20万到30万元,10年时间翻了10倍之多。”
刘氏父子当年自恃强盛,四处功劫,就连契丹人都惧他三分,因每逢夏秋之时,草木大都已枯,刘氏父子即浱逻骑深入北境,在广阔的草原上趁风纵火,烧得契丹人焦头烂额,契丹人只得卑词厚礼,与刘氏求和。由于刘氏父子常年与四邻为敌,作恶多端,结果身死国亡,但他们所铸的钱币非常稀少,所以也是中国古钱负盛名的珍钱之一,存世极罕,因而他们铸就古钱就为历代收藏家追逐的珍品。
我们受买家委托向民间藏友收购真品到代的古董古玩,古陶器、瓷器、青铜器、高古玉、金银器、钱币、银元、铜器、印章石、矿石、字画等。真正做到古玩交易的面旗帜。目前信誉的古玩古董收购交易平台。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公司对艺术品交易存在泡沫,误导,炒作等黑暗现象。本着真正交易,现金收购,为藏家解决藏品出手难问题。我们只收三大类藏品_收购古玩瓷器,收购古董青铜器,收购古钱币,凡是藏品在这三大类里面的都在我们的收购范围内。
收购范围:
精品陶瓷:各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名家字画: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杂项清玩:木、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