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7-26 10:45
主要表现在: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匮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传感器及其产业的特点之一是技术密集,由于技术密集,也自然要求人才密集。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能够适应当今传感器技术发展需求的具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及中青年科技专家、技术骨干、学术带头人相对缺乏,使行业技术更新换代步伐慢,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1)产品的种类和规格不全,新品匮乏
我国目前传感器产品品种数为 6000 个左右,而国外已达 20000 多个,产品品种满足率远远满足不了国内传感器市场需求,从行业产品结构看,老产品比例占 60%以上,新产品不足 40%,高新技术类产品更少,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严重欠缺。从总体看,品种不配套、系列不全、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力。
2)制造工艺及设备落后,产品品质不好
经过多年开发,虽然在制造工艺和产品质量上均有所提高,但由于批量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可靠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和产业的发展。有些高性能产品,不是靠工艺保证,而是靠筛选分档。从技术角度看,由于国内传感器生产工艺与工艺设备相对落后,微机械加工技术和封装技术不够先进,手工操作比较多,检测手段不规范等等,造成主要性能指标和使用寿命与国外同类产品差距较大,因此,在化工、电站、冶金、石油、环保、机械等领域重大工程中,许多高性能传感器仍依赖于进口。
3)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落后
企业自主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差。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大多企业仍以手工方式生产技术含量低或国外已停产的产品,很多新公司就是国外产品的推销商和代理商,在多数院校和研究院所中,对高技术的跟踪和对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能力还是可以的,但其成果以样品居多,距产业化较远,自主开发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