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雷斯顿蓄电池12V150AH

时间:2016-06-28 18:15

  1、免维护的专业设计:采用高可靠的专业阀控密封式设计,有效确保电池不漏(渗)液、无酸雾、不腐蚀,并在充电时产生的气体基本被吸收还原成电解液,在使用时无需加水、补液和测量电解液比重。

  2、超长的使用寿命:独有配方的板栅和合金设计,有效抵抗极板腐蚀;卓越的大电流放电特性,可靠的快速充电性能,优越的深度放电恢复能力,确保电池的使用寿命。浮充设计寿命可达6年以上(25℃)。

  3、极小的自放电电流:采用优质高纯度材料设计,自放电电流极小,自放电所造成的容量损失每月小于4%,减轻客户电池存储时的维护工作。

  4、极宽的工作温度范围:电池可以在-20℃~+50℃甚至更宽范围的温度条件下工作,电池的内阻比常规电池小的多,在-20℃~+5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大电流放电,其输出功率比同规格的传统式开口电池高。

  雷斯顿蓄电池制造工艺:

  铅粉制造:将1#电解铅用专用设备铅粉机通过氧化筛选制成符合要求的铅粉。

  板栅铸造:将铅锑合金、铅钙合金或其他合金铅通常用重力铸造的方式铸造成符合要求的不同类型各种板板栅极板制造:用铅粉和稀危险及添加剂混合后涂抹于板栅表面再进行干燥固化即是生极板。

  极板化成:正、负极板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与稀危险的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生产氧化铅,再通过清洗、干燥即是可用于电池装配所用正负极板。

  装配电池:将不同型号不同片数极板根据不同的需要组装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蓄电池。

  备注:各单位因工艺条件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流程。

  板栅铸造简介:板栅是活性物质的载体,也是导电的集流体。普通开口蓄电池板栅一般用铅锑合金铸造,免维护蓄电池板栅一般用低锑合金或铅钙合金铸造,而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板栅一般用铅钙合金铸造。

  ***步:根据电池类型确定合金铅型号放入铅炉内加热熔化,达到工艺要求后将铅液铸入金属

  模具内,冷却后出模经过修整码放。

  第二步:修整后的板栅经过一定的时效后即可转入下道工序。

  板栅主要控制参数:板栅质量;板栅厚度;板栅完整程度;板栅几何尺寸等

  雷斯顿蓄电池特点:

  1.铅钙多元合金板栅,涂膏成型的电极板:大容量,自放电小,析气少,寿命长。

  2.铅锡多元合金汇流排:内阻小,耐腐蚀,能经受长期浮充使用。

  3.先进的 AGM 隔离板:将电解液尽量吸收,不留游离液体,顺利完成气体阴极吸收。

  4. ABS 工程塑料外壳:牢固、耐老化。

  5.硅氟橡胶密封帽:安全,防爆。

  6.铜基镀银端子:接触电阻小,不生锈。

  7.分析纯电解:自放电小。

  8.独特配方:深放电恢复性能好。

  电池自放电功率与环境温度有关 , 在 20 摄氏度 环境温度下 , 电池自放电率为每月大给减少 3% 的常量 .

  雷斯顿蓄电池:

  采用耐腐蚀性高的独特板栅合金配方和活性物质配方,同时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及特殊的结构设计、独特的气体再化合技术和特殊隔板及紧装配结构,严格的生产过程工艺控制、品质保障软件技术使蓄电池具有以下特点:

  1、寿命长、自放电率极低:在25度温室下,静置28天,自放电率小于1.8%。

  2、容量充足:保证蓄电池100%的容量充足及电压、容量均一性。

  3、使用温度范围宽:蓄电池可在-40℃~+6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KOKO蓄电池采用独特的合金配方和铅膏配方,在低温下仍有优良的放电性能,在高温下具有强耐腐蚀性能。

  4、 密封性能好:能保证蓄电池使用寿命期间的安全性及密封性,无污染、无腐蚀,蓄电池可卧放、立放使用。蓄电池的密封结构,能将产生的气体再化合成水,在使用的过程中无需补水、无需维护。

  雷斯顿蓄电池使用寿命

  24Ah以下5年,24Ah以上6年(含24Ah)。

  详细介绍

  *使用寿命10年以上。

  *容量5.5-220安时(20℃)

  *再充电时间短。

  *可与任何符合DIN41773规范中IU-特性的电池充电器相连接。

  *采用特殊的电池单元结构及电解质,具有最佳的自放电特性。

  *在深度放电或充电器出现故障期间,允许电池在四星期内进行再充电。

  *防洪水:气管向下,在水下5米深的地方仍能防止进入气体通道里。

  *防腐蚀:由于端子密封,电缆也有树脂和硅化合物,所以绝对防腐蚀。

  1、安全性能好:正常使用下无电解液漏出,无电池膨胀及破裂。

  2、放电性能好:放电电压平稳,放电平台平缓。

  3、耐震动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完全固定,以4mm的振幅,16.7Hz的频率震动1小时,无漏液,无电

  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4、耐冲击性好:完全充电状态的电池从20cm高处自然落至1cm厚的硬木板上3次。无漏液,无电池膨胀及破裂,开路电压正常。

  应用领域

  不间断电源 军备电源

  医疗设备 监控系统

  通信设备 航空/航海系统

  石化工业 电厂/电站等

  铅酸蓄电池特性

  < 免维护(寿命期内无需加酸加水)。

  < 使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单体电压均衡性佳。

  < 采用特殊板栅合金,抗腐蚀性能及深循环性能好,

  自放电极小。

  < 吸附式玻璃纤维技术使气体复合效率高达99%且内

  阻低,大电流放电性能优良。

  雷斯顿蓄电池的安装及要求:

  蓄电池的安装位置要求

  1、 蓄电池应离开热源和易产生火花的地方,安全距离应大于0.5米。

  2、 蓄电池应避免阳光直射,不能置于封闭容器中,不能置于有放射性、红外线辐射、紫外线辐射,有机溶剂气体和腐蚀气体的环境中。

  3、 蓄电池室应有经常照明和事故照明,其照明器具应布置在走道上方。

  4、 蓄电池室地面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当蓄电池布置在楼板上时,应向土建设计提供荷重要求。最好将蓄电池布置在单独的蓄电池室内,电池组周围应留有足够空间以便通风和维护电池。

  铅酸蓄电池如何修复

  并不是所有失效的铅酸蓄电池都能进行修复,如出现了短路和断路的电池、极板上活性物质严重脱落的电池、极板严重损坏,严重变形的电池、电池塑料壳体严重变形和严重破裂的电池,以及电池塑料壳体底部出现大面积漏液的电池是不能进行修复的。所以可修复的铅酸蓄电池是因失水严重而失效、电极上活性物质发生严重的硫酸盐化而失效的电池,以及因磕碰、摔打、跌落等原因使电池壳体上部出现微弱裂缝而漏液造成失效的电池,即结构轻微失效的电池。所以铅酸蓄电池的修复可分为对电性能失效的修复和对塑料壳体结构件失效的修复。

  1、对电性能失效的铅酸蓄电池修复

  对电性能失效的铅酸蓄电池修复可分为化学方法修复和物理方法修复。

  (1)用化学方法对电性能失效的铅酸蓄电池修复

  化学方法对电性能失效的铅酸蓄电池的修复通常是采用加入化学活化剂方法,如添加纳米碳溶胶蓄电池活化剂,它是以纳米石墨为溶质主要成份的水溶液。

  A、对失水严重的铅酸蓄电池在加入活化剂前要先加入浓度为5%~10%的稀硫酸电解液,补加的电解液量控制在上下液面线之间偏上线的位置。

  B、按活化剂的使用添加量要求通过气塞孔均匀的从四周及中间加入到每个单体蓄电池内部并摇动均匀。纳米碳溶胶活化剂加完后电解液的液面线接近液面标示线的上线。

  C、立即对修复的电池充电,开始活化充电时充电电流要大于正常充电电流的50%左右,以便使纳米石墨在电场的作用下尽快的吸附到电极里面,大约充进40%左右的电量时再进行正常充电。首次活化的充电量为理论容量的120%~130%。

  一般活化2~3个周次后电池的电性能就能得以恢复,其放电容量在额定容量的98%以上的可认为修复完成。电池活化修复后对电解液液面偏高的要抽出多余的电解液。

  在电池活化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如果混浊并为棕色及有固体颗粒但放电容量接近额定容量的80%的电池,应把电解液全部倒出(或吸出)并用电池用纯净水清洗2次,然后再加入使用浓度的硫酸电解液,再按前述方法对电池进行活化修复。

  注意:

  纳米碳溶胶铅酸蓄电池活化剂最适用于富液型的各种铅酸蓄电池的修复,对VRLA铅酸蓄电池的修复也有一定效果;但对胶体电解质电池的修复效果不明显。

  (2)用物理方法对电性能失效的铅酸蓄电池的修复

  用物理方法对电性能失效的铅酸蓄电池修复是用充电设备提供的充电模式创新—充电电流的变化来实现的。

  A、对失水严重的电池进行补充电解液

  方法见(1);

  B、对修复的电池进行小电流预放电

  小电流预放电可以使电解液更容易浸润到电极内部,使表面已生成钝化层的活性物质(硫酸铅)在小电流放电时产生比较疏松的硫酸铅分子,这有助于钝化的硫酸铅活化并再度参加电化学反应。

  C、修复充电

  可采用变幅脉冲铅酸蓄电池修复仪来对电性能失效的电池修复充电。一开始要用大电流对失效的电池充电,当电池的电压和内阻达到一定值时会自动的引入脉冲充电;正脉冲电流一般≥0.3C,负脉冲电流一般≥0.1C,终止时单体电池电压控制在2.63V~2.70V之间。充电电流会随电池的电压升高而逐步下降,这可以避免长时间大电流充电造成电极的损坏和失水。一般修复充电的充电容量控制在额定容量的120%左右,时间控制在10h~12h之间。

  D、第一次修复充电后的容量检测

  第一次修复充电完成后应搁置2小时,其后检察电池的开路电压,若一切正常可按要求的放电电流放电,放至单体电压到1.75V,放出的容量应不少于额定容量的95%。

  E、第二次修复充电

  对于长时间没有使用或失水严重及硫酸盐化严重引起电性能失效的电池仅一次性修复很难使电池的容量恢复到额定容量的95%以上;需要对容量恢复到额定容量80%以上的电池进行第二次修复。第二次修复的充电方法与第一次相同。一般只是电性能失效的电池第二次修复后其电池容量可以恢复到额定容量的98%以上;这时可认为修复完成,电池再充电后就可以提交使用。如果第二次修复放电容量低于额定容量的85%则认为该电池彻底失效不可修复。

  (3)用扫描共振频率技术对电性能失效的铅酸蓄电池修复

  扫描共振频率技术(装置)对落后或电性能失效电池的修复操作

  A、对失水严重的电池进行补充电解液,方法同3.1.1.2(1)。

  B、将扫描共振频率装置连接到电池(组)的正、负极上,按使用要求对落后或电性能失效的电池进行修复。为防止电池工作状态对修复的干扰在线路中应串一个同步干扰抑制模块。

  C、测量被修复电路中电池的电压和内阻,失效的或落后的电池电压和内阻与其它电池基本一致时可以认为修复完成。

  注意:

  可用于通信、通讯系统、UPS系统、卫星地面站等设施的电池机房。该技术(装置)的最大特点是落后或失效的电池可以在线修复,不必把有问题的电池从供配电系统中取下,是属于在线智能修复,可无需人员值班,修复激活电池时也不会给电池带来损坏。

  2、铅酸蓄电池壳体损坏的修复

  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碰撞、跌落、摔打的现象,这就会造成电池的塑料壳体被损坏。对于只有轻微损坏(如外壳有轻微缝隙、漏电解液并不严重、内部电极并未损坏)的可以进行修复,但修复后不应影响电池在设备上的装配。

  (1)用粘合技术对铅酸蓄电池外壳损伤的修复操作

  按正丁酮100 ml+20 g ABS(或SAN)塑料料粒的配比配制胶液,不断摇动,使固体料粒完全溶解并成均匀液,待用(胶液用后密封好,可以长期使用)。把铅酸蓄电池外壳损伤处擦拭洁净,粘接面上不能有粉尘,粉状颗粒,油污及电解液并应平整。取洁净的尺寸适度的ABS(或SAN)塑料板块(板块的尺寸各方向上要大于裂缝5mm以上,厚度和电池外壳壁相当,待用。取适量的胶液涂抹于铅酸蓄电池外壳的损伤处及周边5mm以上的地带,再把裁剪好的塑料板块紧压在涂好胶的电池外壳损伤处并平压紧,12小时以后待胶液完全干涸后检查不漏,可以认为修复完成,可提交使用。应注意的是粘接面必需平整,粘接处必需平压紧。被修复的电池在修复前若漏电解液较多时应补加使用浓度的硫酸电解液在充电活化后方可提交使用。

  粘合修复铅酸蓄电池技术适用于电池壳体材料有溶剂可溶的,如ABS(丙烯晴、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改性ABS工程塑料,SAN工程塑料(苯乙烯、丙烯晴共聚物)等。

  (2)用热熔粘合技术对壳体损伤的铅酸蓄电池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