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KE蓄电池的称呼及其由来
开口铅酸蓄电池一般在出厂时是不带电解液的,也就是说不带有足够电荷的,所以,开口铅酸蓄电池在使用前必须先加足电解液,接着再进行72小时以上的初充电,经过放电试验,容量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还必须定期补水、补酸、测试并调整电解液密度,定期给电池充电等一系列的维护保养工作。
相对开口铅酸蓄电池来讲,VRLA电池是带液荷电出厂的,使用前不需要给电池加液、初充电,用户可直接安装使用,而且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也无需给电池加水、加酸、测试调整电解液密度等大量的维护工作也都免除了,针对这一情况,在VRLA电池刚进入我国市场的前期,人们都把VRIA电池称之为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既然是免维护的,人们就误认为怎么使都可以,什么也不用管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
20世纪80年代末期,VRLA电池在我国正式研制成功,90年代初期,国产VRLA电池在我国迅速商品化,大有取代开口铅酸蓄电池之趋势,VRLA电池是开口铅酸蓄电池较为理想的换代产品的现实越来越广泛的被人们所接受。随着VRLA电池用户的增多,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也随着生产企业和广大用户对VRLA电池认识的加深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把VRLA电池称之为免维护电池是不够准确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甚至可以说这种称呼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一种误导。事实上,任何产品必定都有它的使用条件和使用要求,你如何知道你所使用的产品在整个使用寿命过程中,一直都是符合使用条件和使用要求的呢?那就应该定期地对产品的技术参数做一些监视或测量工作,对监视或测量的结果或数据应该留下记录,以便将不同时期的结果和数据加以对比分析,然后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必要时,可对电池给予恰当的补救措施;比方说,如果市电经常停电而且停电时间较长,停电期间由于电池长时间放电而造成过放电时,你如果不采取使电池容量得到及时恢复的措施,肯定要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又比方说,如果是给电池充电的装置发生故障或所设定的给电池充电的参数失控(或发生漂移)时,电池经常处于放电状态而得不到充电,什么样的电池也是顶不住的。
因为VRLA电池也是蓄电池中的一种,蓄电池只不过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的一种装置,它决不能凭空制造能量,更不是永恒能量的装置,因此,定期的给VRLA电池的技术状况进行监视和测量工作,以及检查连接部位的松紧状况,察看电池外观,甚至清洁表面等等,这些都属于维护工作,只不过是与开口铅酸蓄电池相比,其维护量大大的减少了。由此可见,把VRLA电池称之为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说法是欠妥的,把它叫做阀控式密闭铅酸蓄电池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铅酸蓄电池'>蓄电池电动势的产生:
<铅酸蓄电池充电后,正极板是二氧化铅(PbO2),在硫酸溶液中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二氧化铅与水天生可离解的不稳定物质—氢氧化铅(Pb(OH)4),氢氧根离子在溶液中,铅离子(Pb)留在正极板上,故正极板上缺少电子。.
<铅酸蓄电池充电后,负极板是铅(Pb),与电解液中的硫酸(H2SO4)发生反应,变成铅离子(Pb 2),铅离子转移到
电解液中,负极板上留下多余
的两个电子(2e)。
<可见,在未接通外电路时(电池
开路),由于化学作用,正极板
上缺少电子,福极板上多余电子,
如右图所示,两极板见就产生了
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电池的电动势。
铅酸蓄电池放电过程的电化反应
<铅酸蓄电池放电时,在蓄电池的电位差作用下,负极板上的电子经负载进进正极板形成电流I。同时在电池内部进行化学反应。
<负极板上每个铅原子放出两个电子后,天生的铅离子(Pb 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天生难溶的硫酸铅(PbSO4)。
<正极板的铅离子(Pb 4)得到来自负极的两个电子(2e)后,变成二价铅离子(Pb 2)与电解液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反应,在极板上天生难溶的硫酸铅(PbSO4)。正极板水解出的氧离子(O?2)与电解液中的氢离子(H )反应,天生稳定物质水.
<电解液中存在的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在电力场的作用下分别移向电池的正负极,在电池内部形成电流,整个回路形成,蓄电池向外持续放电。
<放电时H2SO4浓度不断下降,正负极上的硫酸铅(PbSO4)增加,电池内阻增大(硫酸铅不导电),电解液浓度下降,电池电动势降低。
<化学反应式为:
正极活性物质电解液负极活性物质正极天生物电解液天生物负极天生物
↓↓↓↓↓↓
PbO2 2H2SO4 Pb→PbSO4 2H2O PbSO4
氧化铅稀硫酸铅硫酸铅水硫酸铅
英国金能量电池有限公司,创始于1982年,主要从事研究和生产高品质的KE(KING ENERGY)铅酸蓄电池. 公司全球雇员1100多人,在全球10多个国家拥有生产基地,是世界知名电池制造商.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设备,完善的管理和生产工艺.结合50多道质量保证检查工序,使得每一个KE电池产品都能达到严格的品质和性能标准.现在,KE来到中国,时刻为中国工业服务.
法国人普兰特(G.Plante)于1859年发明铅酸蓄电池,已经历了近150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KING ENERGY公司用20年的时间,在密封铅酸免维护蓄电池的理论研究、产品种类及品种、产品电气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不断的使自己的产品拓展至交通、通信、电力、航海、航空等各个经济领域,SS系列产品更加得到多国用户的推崇.
产品特性 King Energy Battery
◆ 少维护
采用优质的 AGM 隔板和高灵敏度的安全阀,铅钙锡多元特种合金铸造板栅,
贫液式设计,阴极吸收式原理,有效地抑制氢气的析出,减少使用过程中电
解液的损耗,电池寿命期间无需补加电解液维护。
◆ 密封设计
专利多层极柱密封结构,确保电池寿命期间极柱密封的可靠性,电池除倒立
位置外可任意方向放置使用。
◆ 使用寿命
专利板栅结构设计减少了使用过程中的板栅伸长;独特的 4BS 铅膏配方,
专用紧装配焊接设备,电池内化成技术、大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 自放电
高纯原辅材料,清洁的工艺生产环境,“6S”过程质量控制,保证电池具有较
低的自放电率。
◆ 均匀性能好
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先进的设备保障能力,以及在极板生产、单体装配和
成品检测中所增加的均匀化工序,充分保证出厂电池质量均匀一致。
King Energy Battery
英国KE蓄电池SS12-26报价
【主要用途】
>电力系统 >防盗系统 >医疗设备
>船舶系统 >电话和电讯设备 >各种试验机械
>无线电收发机 >银行系统不间断电源
>铁路机车、铁路通讯 >应急照明系统、小型灯具
>大型UPS和计算机备用电源 >消防系统和安全防卫系统不间断电源
>电子仪器及其他备用电源
【特性】
1、全密封结构 2、气体再化合
3、免维护操作 4、高放电能力
5、自放电率低 6、适用温度广
7、恢复能力强 8、使用寿命长
英国KE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充电过程的电化反应
<充电时,应在外接一直流电源(充电极或整流器),使正、负极板在放电后天生的物质恢复成原来的活性物质,并把外界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在正极板上,在外界电流的作用下,硫酸铅被离解为二价铅离子(Pb 2)和硫酸根负离子(SO4-2)由于外电源不断从正极吸取电子,则正极板四周游离的二价铅离子(Pb 2)不断放出两个电子来补充,变成四价铅离子(Pb 4),并与水继续反应,终极在正极极板上天生二氧化铅(PbO2)。
<在负极板上,在外界电流的作用下,硫酸铅被离解为二价铅离子(Pb 2)和硫酸根负离子(SO4 ̄2),由于负极不断从外电源获得电子,则负极板四周游离的二价铅离子(Pb 2)被中和为铅(Pb),并以绒状铅附在负极板上。
<电解液中,正极不断产生游离的氢离子(H )和硫酸根离子(SO4 ̄2),负极不断产生硫酸根离子(SO4 ̄2),在电场的作用下,氢离子向负极移动,硫酸根离子向正极移动,形成电流。
<充电后期,在外电流的作用下,溶液中还会发生水的电解反应。
<化学反应式为:
正极物质电解液负极物质正极天生物电解液天生物负极天生物
PbSO4 2H2O PbSO4→PbO2 2H2SO4 Pb
硫酸铅水硫酸铅氧化铅硫酸铅
4、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后电解液的变化
<从上面可以看出,铅蓄电池放电时,电解液中的硫酸不断减少,水逐渐增多,溶液比重下降.
<从上面可以看出,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电解液中的硫酸不断增多,水逐渐减少,溶液比重上升.
<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电解液比重的变化来判定铅酸蓄电池的充电程度.。
五大电池技术商业前景可期
1.麻省理工学院:半固态锂液流电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与一家名为24M的衍生公司合作,开发出一种制造锂离子电池的先进工艺:半固态锂液流电池,不仅有望显著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电池性能,使其更易于回收。
24M公司的创始人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A123电池公司前创始人之一蒋业明。蒋业明这个名字在电池界很知名,在全球材料科学家中排名66位。算是电池行业的世界顶级专家。他除了搞磷酸铁锂电池以外,还与同事于5年前提出了“半固态液流电池”概念,这些年他一直在做商用努力。
人们不断寻找正极和负极材料,提升能量密度,干电池、镍镉电池还是锂电池,无论材料怎么升级,传统电池对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很低,能够产生电能的物质被包裹在必须的非活性物质之中。在常见的锂电池里面,锂材料只含电池重量的2%左右,这些非活性物质增加了电池成本,降低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因为传统电池的这些弱点,诞生了液流电池。液流电池可以视为一个独立的大电池,正负极电解液分别存放,集中反应产生电能。这样无需昂贵的附加材料,可以大大提升效率。
既然液流电池这么好,效率这么高,为什么还没有被广泛采用呢?因为液流电池的缺点也很多。目前液流电池的浓度有限制,虽然理论上效率比传统电池要高,但是溶液浓度低、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并没有优势,价格也不算便宜。溶液本身能量密度就低,再加上装溶液的罐子、抽送溶液的泵等附加装置,液流电池整个系统综合算下来效能就更差。
所以,蒋业明开发出来了半固态锂液流电池。这种液流电池不用溶液,用细小的锂化合物粒子与液体电解液混合形成的泥浆。因为这种泥浆的能量密度可以做的比溶液高,于是液流电池的大容量优势就有了,在蒋业明在麻省理工写论文的时候,他的半固态液流电池的能量已经可以达到500WH/L。
这种电池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电极是细小的锂化合物粒子与液体电解液混合形成的泥浆,电池使用两束泥浆流,一束带正电,一束带负电,两束泥浆都通过铝集电器和铜集电器,两个集电器之间有一个能透水的膜。当两束泥浆通过膜时,会交换锂离子,导致电流在外部流动。
为了重新给电池充电,只需要施加电压让离子后退穿过膜即可。这样,它的正极负极的材料利用率比传统电池高的多,只要一层膜就够了,用的各种材料也比传统电池便宜的多。而且,半固态锂液流电池可以做成柔性的(可以想象成塑料袋包着两团泥浆),不仅可弯曲、折迭,即使被子弹穿过也不会受损,安全性耐用性都有很大优势。
半固态液流电池
理论上,半固态锂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价格更低,更安全,具有美好的前景。但是,这种东西的原理和结构与现在的电池完全不同,生产线设计、质量控制、测试标准、量产工艺这些东西都得从头摸索。于是,这些年蒋业明的24M公司就一直在做从实验室到量产的事情,解决新结构电池量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逐渐形成了一条手工生产线。到后来,他们手动生产一块手机电池大小的单元只需6分钟。经过摸索,团队对生产工艺反复改进,最终打造出了工业化生产平台,让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生产速度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24M公司已经在原型生产线制造了约10000块这样的电池,部分正在接受3个工业合作伙伴的测试,包括泰国的一家石油公司和日本重型设备制造商IHI株式会社。新工艺已获得8项专利,另有75项专利正在接受评审。下一步,蒋业明准备启动第三轮融资,新的资金将用于研发一种机器,能在2-10秒内产出一个电芯。这说明,半固态液流电池已经到了大规模测试阶段了,这个阶段过了就是大规模量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