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银杉蓄电池12V120AH

时间:2016-06-22 18:10

  德国银杉蓄电池产品特点:

  (1)粗壮的极板使电池具有更长的寿命

  (2)阻燃的单向排气阀使电池安全且具有长寿命

  (3)持久耐用的聚丙烯(PP)电池槽盖

  (4)槽盖的热封黏结可以杜绝渗漏

  (5)吸附式玻璃纤维技术使气体复合效率高达99%,使电解液具有免维护功能

  (6)UL的认证

  (7)多元格的电池设计使电池安装和维护更经济

  (8)可以以任何方位使用。竖直,旁侧或端侧放置

  (9)符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民间航空组织的特别规定A67,可以航空投运。

  (10)可以以无危险材料进行地面运输

  (11)可以以无危险材料进行水路运输

  (12)计算机设计的低钙铅合金板栅,大限度降低了气体的产生量,

  特点:

  1.维护简单充电时,电池内部产生的氧气大部分被极板吸收还原成电解液,基本没有电解液减少。

  2.持液性高电解液被吸收于特殊的隔板中,保持不流动状态,所以即使倒下也可使用。(倒下超过90度以上不能使用)

  3.安全性能卓越由于极端过充电操作失误引起过多的气体可以放出,防止电池的破裂。

  4.自放电极小用特殊铅酸合金生产板栅,把自放电控制在最小。

  5.寿命长、经济性好电池的板栅采用耐腐蚀性好的特种铅钙合金,同时采用特殊隔板能保住电解液,再同时用强力压紧正板活性物质,防止脱落,所以是一种寿命长、经济的电池。

  6.内阻小由于内阻小,大电流放电特性好。

  7.深放电后有优良的恢复能力万一出现长期放电,只要充分充电,基本不出现容量降低,很快可以恢复。

  应用范围:通讯电源不间断电源应急灯电力系统警报系统太阳能系统玩具医疗设备。

  动力电池,能否跨过“报废”关

  环保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步入快速发展期。2015年,我国全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万辆,同比增长4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4—5年之后,无疑将有大量的退役动力电池。与之相伴的是,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也渐成行业热点。

  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空间较大

  记者从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了解到,2015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约16吉瓦时,预计2016年年末将达到32吉瓦时。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17万吨的规模。如果将这些退役电池直接用于资源回收,不免造成浪费。而将之功能发挥到最大的有效途径就是梯级利用,之后再作为资源回收利用。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所说:“这些报废的动力电池制造工艺先进,即使报废以后仍然保持很高的安全性和电性能,有必要采用梯级利用的方式实现废旧动力电池的资源利用最大化。”

  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废旧的动力电池经过检测、重组之后,应用于储能领域的案例。此前,北京大学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的博士生导师其鲁教授告诉记者,2008年奥运会投运的上百辆电动公交车,运行3年之后用于风电和光伏储能。

  采访中,不少人认为,考虑到未来电动车的强劲发展趋势,也将带来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蓝海。

  电池回收利用仍存技术障碍

  动力电池按照国家标准到了使用寿命,从新能源车上拆下来的时候,还有相当的容量和较为宽泛的使用空间。将退役的动力电池应用于储能领域,不管是从经济性还是环保性上而言,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退役电池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组合起来就能用,在技术上还有一些障碍。梯级利用时,电池一致性与新电池相比差距很大,这对成组使用造成了很大障碍。同时,电池的容量、电压、内阻等在梯级利用时,会在很少的循环次数下形成断崖式下跌,对后期使用造成极大困难。

  为推动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除国家政策层面鼓励支持外,不少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索。

  如上海市出台政策,车企回收动力电池政府将补助1000元/套;深圳建立动力电池利用和回收体系,每卖一辆车厂商拿出600元、政府拿出300元,用于回收动力电池,初步建立电池回收的机制。

  据悉,目前,包括国家电网、各地政府、电池企业等纷纷开展动力电池梯级回收的研究。如国网河南电力公司2013年建成的微电网系统,并打造了一套动力电池分选、评估、配组的规范化流程。公开资料显示,该工程位于郑州市尖山真型输电线路试验基地,是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基于退役动力电池的混合微电网系统,目前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退役电池回收利用在更小型的家庭电瓶车、UPS(不断电系统)等是可行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组组长陈永翀坦言,“但用于大型储能电站,要考虑循环性、安全性,其中会存在非线性的变化,出事故的概率会增加,同时管理成本也会抬高。不过,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我们还需要积极开发容易回收的新型环保动力电池。”

  注意事项

  1)放电前,应提前对电池组做均充,以使电池组达到满充电状态,一般以2.35V/单体充

  电12小时,静置12-24h。

  2)记录电池组浮充总电压、单体浮充电压、负载电流、环境温度以及整流器(或开关电源)

  的其它设置参数,同时检查所有的螺钉是否处于拧紧状态。

  3)结合基站/交换局的实际情况,断开电池组和开关电源之间的连接,确认假负载处于空

  载状态后,把假负载正确连接到电池组正负极上,15分钟后记录电池的开路电压。

  4)根据情况需要,确定电池组的放电倍率,一般以3小时率或10小时率放电(3小时率放电

  电流为0.25C10,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0.10 C10),在假负载上选择相匹配的负载档,对电

  池组进行放电。

  5)在放电过程中,考虑到假负载上的电流表显示准确度不够,需用钳形电流表对放电电流

  进行检测,根据钳形表的实际显示,对假负载进行调整,使电池组放电电流到要求的放电电

  流,等放电5分钟左右,开始记录电池组的总电压、单体电压、放电电流、环境温度以及连

  接条的温度等。

  6)若是选择10小时率放电,应每1小时(3小时率放电,则每30分钟)测量一次电池的放电总

  压、单体电压、放电电流等:在放电的后期应提高测量的频率,10小时率是在9小时后每30

  分钟测量一次;3小时率是在2小时后每15分钟测量一次。放电过程中,同时应重点监控环境

  温度、电池单体和连接条的温度,有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同时电池组中放电电压最低的单体

  电池。

  7)对于新安装的电池组,放电结束条件是电池组放出容量达到额定容量要求或电池组中有

  一个单体达到1.80V,而对于已经在线使用的电池组是以总压达到43.2V(48V电池系统)为

  放电结束。

  8)对于放电过程中的情况,如在到放电终止时,电池组放出的容量经核算没有达到所规定

  的额定容量,电池组的出厂容量可能存在问题,应及时联系相关厂家前来处理。

  9)放电结束,先让假负载空载,接着再断开电池组与假负载的连接,把电池与开关电源连

  接上,此时应注意已经放过电的电池组与整流器之间的压差较大,连接时可能会出打火现象

  ,最好是先调低开关电源的浮充电压值,使开关电源的浮充电压值尽量接近电池组的开路电

  压,以减小火花。

  10)若放电情况正常可观察和记录充电开始的情况,若放电情况不正常,应监测电池组的

  充电情况,确保电池的正常充电。

  11)工具:假负载、连接电缆、装卸工具、钳型电流表、万用表等。

  备注:若条件允许,可使用内阻仪测量电池的内阻---所需设备:  内阻仪每半年检查一

  次项目:

  连接螺钉的拧紧。对电池组进行12小时均充。

  -—-所需的设备:扳手(或套铜扳手)

  每年检查一次项目:

  对电池组放出30-40%C10核对性放电试验。

  测量馈电母线、电缆及连接头压降

  ———所需的设备:数字万用表、钳型电流表、温度计、假负载、电缆等。

  每三年检查一次项目:

  对电池组放出80%C10容量放电试验。

  产品特点:

  1. 内部为凝胶电解质,无游离电解液存在。在强充情况下,不会出现渗漏电解液现象。

  2. 电解质约有20%容馀份量,因此在高温操作或过量充电时仍极为可靠,电池不会产生“干化”现象。电池的高低温度范围较宽。

  3. 采用高灵敏低压单向气阀,能保证及时排放过压气体。电池不会出现渗漏或鼓胀的现象。电池完成密封,不需要特殊通风设备。

  4. 2V单体已达标称容量(2500Ah),所以电池均匀性很好,允许不同容量,什致不同生产年份的新旧电池进行串,并联混合使用。电池组相互间不会产生“环流”现象。

  5. 胶体电解质上下浓度一致,不会产生酸分层现象。因此反应均匀,在高倍率放电情况下,极板不会变型而导致内部短路。

  6. 因此可造成高柱状型电池,占地面积小(如3000Ah/48V电池组占地仅2.9平米)。200Ah-1500Ah单元有竖放式/卧放式可供选择。

  7. 电解质的浓度低,为1.24Kg/L,因此电池使用寿命较长,在常温20℃下达18~20年。

  8. 且电池容量恒定,在使用的初期,电池容量逐渐上升至标称值的110%。所以电池的实际使用容量相对较高。

  9. 采用管式正极板,保证活性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剥落或脱离芯棒,因此特别适合循环深度放电,或须长期处亏电状态的负载(如太阳能贮电系统)。

  10. 另极板为优质无锑合金,自放电率极低。电池在20℃常温下,每天自放电率小于0.05%,贮存两年后仍保持50%的原有容量。

  11. 按IEC 896-2∶1995D第5.3卷标准测试C5放电倍率,60%放电深度,循环放电1200次后,电池仍保持原有标称容量不少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