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低压断路器为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目前我国塑壳断路器主要生产有GM1、CM1、TM30等系列。
断路器都是由本体和附件组成。本体是不带任何附件,但能确保顺利合、分电路,并且有在电路或设备发生过载、短路等事故时,自动切断故障的功能。而附件作为断路器功能的派生补充,为断路器增加了控制手段和扩大保护功能,使断路器的使用范围更广、保护功能更齐全、操作和安装方式更多。
目前断路器附件已成为断路器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但附件并不是越齐全越好,这就要根据具体的控制线路和保护线路来合理地应用附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要分清电压等级,交流或直流,辅助触头的对数等,如应用不当,不但不起保护作用,而且还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对断路器的附件功能和应用进行分析,使用户在应用断路器附件时有所帮助。
内部附件
1.辅助触头:与断路器主电路分、合机构机械上连动的触头,主要用于断路器分、合状态的显示,接在断路器的控制电路中通过断路器的分合,对其相关电器实施控制或联锁。例如向信号灯、继电器等输出信号。塑壳断路器壳架等级额定电流100A为单断点转换触头,225A及以上为桥式触头结构,约定发热电流为3A;壳架等级额定电流400A及以上可装两常开、两常闭,约定发热电流为6A。操作性能次数与断路器的操作性能总次数相同。
2.报警触头:用于断路器事故的报警触头,且此触头只有当断路器脱扣分断后才动作,主要用于断路器的负载出现过载短路或欠电压等故障时而自由脱扣,报警触头从原来的常开位置转换成闭合位置,接通辅助线路中的指示灯或电铃、蜂鸣器等,显示或提醒断路器的故障脱扣状态。由于断路器发生因负载故障而自由脱扣的机率不太多,因而报警触头的寿命是断路器寿命的1/10。报警触头的工作电流一般不会超过1A。
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配合
原则:电磁机构正常工作,改善电器性能
要求:衔铁吸合时,吸力必须大于反力(吸力特性在反力特性之上)
衔铁释放时,反力必须大于吸力(反力特性在吸力特性之上)
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尽量靠近(以利于改善电器性能)
交流电器吸力特性特别照顾(分磁环)
渊源:交流电磁机构瞬时吸力过零引起严重震动对触头系统产生连续短弧故必须使吸合后最小瞬时吸力大于最大反力
原理:分磁环将磁通分为相位不同的两相磁通
两相磁通产生两个吸力
两吸力之和最小值大于反力最大值则衔铁可靠吸合
例外:三相交流电磁机构可不设分磁环(因已存在三相磁通,只要满足…即可)
2.触头系统原理:……
结构:桥式触头,指式触头
接触方式:点,线,面
接触电阻:膜电阻
收缩电阻
膜电阻:触头表面氧化膜产生的电阻
缩电阻:动静触头表面粗糙导致闭合时有效导电面积减小而增加的电阻
削弱它:安装触头弹簧增加触头压力
铜基触头镀银
大容量电器采用指型触头自动清除氧化膜
无水乙醇或四氯化碳及时擦拭触头清除触头表面尘垢
灭弧系统
电弧原理:触头分断时刚出现断口之际,两触头间距极小,形成强电场
阴极自由电子溢出到气隙并向阳极加速运动,形成场致发射
交流电器近阴极效应:交流电流过零瞬间,阴极表面空间产生150-250V介质恢复强度导致交流电器较直流电器更易灭弧
灭弧机理:
短弧灭弧法:增加电极数量(桥式双断点灭弧,金属栅片灭弧)
长弧灭护法:拉长电弧长度(电动力吹弧灭弧,磁吹灭弧)
介质灭弧法:改变区域介质(真空灭弧,SF6灭弧,石英砂灭弧)
冷却灭弧法:降低电弧温度(灭弧罩灭弧,遇热可产气灭弧罩灭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