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1 18:57
直埋敷设于冻土地区时,宜埋入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可在土壤排水性好的干燥冻土层或回填上中埋设,也可采取其他措施。直埋敷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下方。用隔板分隔为0.25m;用电缆穿管时可为0.1m; 情况可酌减。直埋敷设于非冻土地区时,电缆埋置深度对于电缆外皮至地下构筑物基础,不得小于0.3m。直埋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保护管,且保护范围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0.5m以上。直埋敷设的电缆引入构筑物,在贯穿墙孔处应设置保护管,且对管口实施阻水堵塞。直埋敷设电缆的接头配置,接头与邻近电缆的净距,不得小于0.25m。 并列电缆的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且不小于0.5m的净距。斜坡地形处的接头安置,应呈水平状。对重要回路的电缆接头,宜在其两侧约100mm开始的部段, 按留有备用量方式敷设电缆。直埋敷设电缆在采取换土回填时,回填土的土质应对电缆外护套无腐蚀性。
本类产品主要特征是:在导体外挤(绕)包缘层,如架空缘电缆,或几芯绞合(对应电力系统的相线、零线和地线),如二芯以上架空缘电缆,或再增加护套层,如塑料/橡套电线电缆。主要的工艺技术有拉制、绞合、缘挤出(绕包)、成缆、铠装、护层挤出等,各种产品的不同工序组合有一定区别。 产品主要用在发、配、输、变、供电线路中的强电电能传输,通过的电流大(几十安至几千安)、电压高(220V至500kV及以上)。
电缆的构造 电缆按其构造及作用不同可分为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电话电缆、射频同轴电缆、移动式软电缆等。 电缆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导电线芯用于传输电能;缘层电能沿线芯传输,在电气上使线芯与外界隔离;保护层起保护密封作用,使缘层不被潮气浸入,不受外界损伤,保持缘性能。 电缆按电压等级分类 电力电缆一般是按一定电压等级制造的,电压等级依次为0.5kV、1、3、6、10、20、35、60、110、220、330kV。其中1kV电压等级电力电缆使用多。3~35kV 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在大中型建筑内主要供电线路常有采用。60~330kV 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使用在不宜采用架空导线的送电线路以及过江、海底敷设等场合。按电压粗分可分为低压电缆(小于1kV)和高压电缆(大于1kV)。从施工技术要求、电缆接头、电缆终端头结构特征及运行维护等方面考虑,也分为低电压电力电缆、中电压电力电缆(1~10kV)、高电压电力电缆。电缆保护管的加工应符合哪些要求。管口应无毛剌和尖锐楞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金属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沥表,镀锌管锌层剥落处也应涂以防腐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