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0 18:33
需降低电气干扰的控制电缆,可在工作芯数外增加一个接地的备用芯。控制电缆1芯接地时,干扰电压幅值可降低到50%~25%或更甚,且实施简便, 增加电缆造价甚微。控制电缆金属屏蔽的接地方式,对于电脑监控系统的模拟信号回路控制电缆屏蔽层,不得构成两点或多点接地,宜用集中式一点接地。此外需要一点接地情况外的控制电缆屏蔽层,当电磁感应的干扰较大,宜采用两点接地;静电感应的干扰较大,可用一点接地。双重屏蔽或复合式总屏蔽,宜对内、外屏蔽分用一点,两点接地。两点接地的选择,还宜考虑在暂态电流作用下屏蔽层不致被烧熔。在金属护套一端接地的电缆线路中,为确保护套中的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标准,必须安装一条沿电缆线路平行敷设的导体,且导体的两端接地,这种导体称为回流线。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可以通过回流线流回系统中心点,由于通过回流线的接地电流产生的磁通抵消了一部分电缆导线接地电流所产生的磁通,因而可降低短路故障时护套的感应电压。
缘的屏蔽有各种用途 把电场封闭在电缆内部;平衡缘内部的电压梯度,使表面放电减至小;避免感应电势以地减少的危险。非屏蔽电缆与接地平面之间的电压分配,假定从电气性能来说,空气和缘物是一样的,在接地平面以上的电缆就处于均匀的介电质中,因而允许用简单的图来说明与电缆有关的电压分配和电场的情况。在屏蔽电缆内,导线和屏蔽层之间的等电位面是同心的圆柱面,电压分配按照简单的对数规律变化,而静电场则被封闭在缘层内。电力线和应力是均匀的,并且是放射的,和等电位面成直角相交,消除了缘中或在缘表面上的切线应力或纵向应力。非屏蔽系统的等电位面是圆柱面,但不和导线同心,以许多不同的电位与电缆表面相交,对于运行高系统的非屏蔽电缆,在电缆的各点上,对地切线漏电应力,可能是在干燥场所电缆终端的漏电距离正常推荐值的好几倍。在这种情况下,表面的漏电痕迹、燃烧和对地的破坏性放电都可能发生。但是,在国家电气法规中所描述的正确设计的非屏蔽电缆限制了可达到的表面能量,这种表面能量是来自上述这些作用,它可能会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
对于运行电压在1kV以下的电缆,一般采用非屏蔽的结构,对10kV 以上的电缆则需要将其屏蔽以符合国家电气法规的规定。在1~10kV的范围内, 允许使用屏蔽电缆和非屏蔽电缆,只要其结构能满足国标的要求。由于屏蔽电缆的价格一般都比非屏蔽电缆贵,同时也由于制作屏蔽电缆的终端头需要更加小心和要求留有更大的空间,所以,在1~10kV范围内,一直广泛地使用非屏蔽电缆, 非屏蔽电缆也大量用于10kV电压级。但是直接埋于地下的或在电缆表面可能积集大量导电材料(盐、烟灰、导电的穿管用润滑膏)的地方可指定使用屏蔽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