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0 19:09
简述电缆头制作的一般操作程序。 制作前的准备:包括○1阅读安装说明书;○2察看现场;○3备料;○4电缆试潮;○5制作前测试等。 接头的制作过程:包括○1割断多余电缆;○2电缆保护层的剥切;○3导体连接;○4包绕缘(或收缩管材);○5安装接头外壳;○6灌注缘剂;○7进行密封处理等。 制作后电气测试。为了使绝缘层和电缆导体有较好的接触,消除导体表面的不光滑引起的导体表面电场强度的增加,一般在导体表面包有金属化纸或半导体纸带的内屏蔽层。为了使绝缘层和金属护套有较好的接触,一般在绝缘层外表面包有外层屏蔽层。外屏层与内屏层的材料相同,有时还外扎铜带或编织铜丝带。
如果供电线的截面不够大,在电路中会产生过大的电压降。电压降与线路长度成正比。考虑到电动机的正常起动和运转、照明设备以及其他有很大冲击电流的负荷,规范规定电力、电热或照明馈电线的稳态电压降不应超过3%, 包括馈电线和支线在内的总电压降不应超过5%。在短路情况下,导线的温度上升很快。但是,由于电缆缘、护套、被覆材料等的热特性,在短路排除以后,导线的冷却过程却是缓慢的。不注意电缆的热稳定会由于缘材料的变质而造成电缆缘的永久性破坏,从而可能伴生烟气和可燃气体。如果有的热量,这些气体将点燃起火,酿成严重的火灾。即使程度不那么严重,也可能使电缆的缘或护套膨胀,产生空隙,导致有可能发生故障。对高压电缆,这一点格外严重。除了热应力外,热膨胀还会在电缆中产生机械应力。由于急剧地加热,这些应力可能引起不希望有的电缆移动。不过,新式电缆加强了捆绑和护套,显著地降低了这种应力的影响。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选择和使用电缆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注意其机械特性,除非电缆很旧或是铅包电缆。在发生短路或大的冲击电流时,单芯电缆将承受各电缆之间的互相排斥力或吸引力。为了由于这种移动而引起电缆的破坏,应将敷设在电缆支架或电缆桥架上的电缆固定起来。
电缆标志牌应注明什么内容?编写有何要求? 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线路设计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始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要求字迹清晰、不易脱落。 直埋电缆的方位标志应设置在哪些位置? 在电缆两端,电缆直线段50~100m处电缆接头几电缆改变方向的弯角处。 制作电缆接头用的黄腊绸带、黑玻璃漆带、无碱玻璃丝带等,施工前如何进行排潮处理? 恒温干燥法:将缘带卷成直径为25~30mm小卷,放入110~120℃恒温干燥箱内烘4~5h,冷却干取出,放入干燥的密封筒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