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蓄电池型号 | 额定 电压 (V) | 额定 容量 (Ah) | 外 型 尺 寸(mm) | 内阻 (mΩ) | 重量 (kg) |
| | | 长 | 宽 | 槽高 | 总高 | | |
CNF/BB127 | 12 | 7 | 151 | 65 | 95 | 101 | 27 | 2.3 |
CNF/BB1210 | 12 | 10 | 181 | 76 | 121 | 121 | 20 | 3.4 |
CNF/BB1212 | 12 | 12 | 151 | 99 | 94 | 100 | 15 | 3.7 |
CNF/BB1218 | 12 | 18 | 181 | 76 | 168 | 168 | 13 | 5.3 |
CNF/BB1220 | 12 | 20 | 181 | 76 | 168 | 168 | 12.5 | 6.1 |
CNF/BB1224T | 12 | 24 | 175 | 165 | 125 | 125 | 12 | 7.5 |
CNF/BB1226T | 12 | 26 | 175 | 165 | 125 | 125 | 12 | 8.0 |
CNF/BB1228T | 12 | 28 | 175 | 165 | 125 | 125 | 9.5 | 8.3 |
CNF/BB1233T | 12 | 33 | 195 | 130 | 162 | 166 | 9.0 | 10.0 |
CNF/BB1240T | 12 | 40 | 196 | 165 | 176 | 176 | 8.5 | 12.5 |
CNF/BB1255T | 12 | 55 | 229 | 139 | 210 | 216 | 6.5 | 16.0 |
CNF/BB1265T | 12 | 65 | 350 | 166 | 175 | 175 | 6.0 | 21.0 |
CNF/BB1275T | 12 | 75 | 259 | 168 | 208 | 214 | 4.7 | 22.0 |
CNF/BB12100T | 12 | 100 | 330 | 173 | 216 | 222 | 3.6 | 31.0 |
CNF/BB12120T | 12 | 120 | 408 | 172 | 237 | 237 | 3.3 | 36.0 |
CNF/BB12135T | 12 | 135 | 482 | 170 | 241 | 241 | 3.2 | 42.0 |
CNF/BB12150T | 12 | 150 | 482 | 170 | 241 | 241 | 3.2 | 45.5 |
CNF/BB12200T | 12 | 200 | 521 | 238 | 215 | 221 | 2.8 | 61.0 |
安全阀漏液的处理方法有:
1)采用耐老化橡胶(如氟橡胶)制作的安全阀,以延长耐老化时间。
2)为保证安全阀的可靠,应定期更换安全阀。
3)改变安全阀结构,使其开启压力可调。目前,柱式安全阀是较为完善的结构,它使
用的橡胶耐老化性能好,同时压力可调。当发现其老化(开启压力下降)时,可适当加以调整,增大开启压力,保证其密封性。
(2)极柱端子漏液
蓄电池极柱与外壳盖之间的密封质量也是影响蓄电池循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极柱的密封结构有树脂密封结构、树脂两次密封结构、机械压缩式密封结构、HAGEN专利极柱密封结构。极柱密封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先将极柱同蓄电池盖上的铅套管焊接在一起,再灌上一层环氧树脂密封胶密封。一般蓄电池使用一年以上就会有个别蓄电池极柱端子产生漏液,并且正极比负极严重,这是目前国内生产的蓄电池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极柱端子漏液的蓄电池解剖发现,极柱端子已被腐蚀,硫酸沿着腐蚀通道在内部气压作用下,流到端子表面产生漏液。这种现象也叫爬酸或渗漏,端子腐蚀是在酸性条件下氧气腐蚀所致。
腐蚀产生的氧化铅和硫酸铅都是多孔状的,硫酸在内部气压作用下,会沿着腐蚀孔爬到外面而产生漏液。相对而言,腐蚀速度比较缓慢,因此要在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漏液,同时正极腐蚀速度大于负极,因此正极漏液更严重。由于焊接一般采用的是乙炔氧气焊接,焊接时极柱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铅,氧化铅很容易同硫酸反应,因而更加快了腐蚀速度,缩短了产生漏液时间。解决极柱端子漏液措施有:
1)采用惰性气体保护性焊接(如氢弧焊),使焊接面不被氧化,延缓腐蚀速度。
2)加高极柱端子,延长密封胶层高度,延长产生腐蚀漏液的时间。
3)取消焊接密封方式,采用橡胶压紧密封,阻断氧气通道,延缓腐蚀速度。如果极柱端子密封高度设计合理,在蓄电池使用寿命期可以实现不漏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