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2 10:58
给电池加含0.1%~0.5%的电解液,到电池上面刚好有流动的电解液。如果仅仅是因为停用时间较长而引起电池容量下降,不需要进行本步骤操作,直接进入下面预充电。一般采用0.1c~0.25c电流充电,到16.2v以后,通过降低电流的方法,维持充电电压,一直到充电电流下降到0.03c的时候,停止充电。充电以后,观察电池内部是否还有游离分子,如果没有,需要补0.1%的溶液,一直到出现少许游离分子。如果每个单格里都有游离分子,用倾倒和吸管吸出可见到的游离分子,使电池处于准贫液状态。注意,充电的时候,会有气体带着电解液从排气孔中溢出,为了不污染环境,电池应该放到特定的容器中。充电结束以后,电池静止半小时以后。四、失水:修复方法:撬开电瓶上方的盖板。一些电瓶的盖板是ABS胶粘接的,一些电瓶是达扣连接的。有的是滑板。注意撬开盖板的时候,不要损坏盖板。这时可以看到6个排气阀的橡胶帽。打开橡胶帽,露出排气孔,通过排气孔可以看到电瓶内部。一些电瓶的排气阀底座是可以旋开的,可以不打开橡胶的排气阀而旋开排气阀底座。一些电瓶的橡胶帽周围还有一些填充物。打开盖,用手电照着,看小孔内部是否有干涸现象,即电瓶是否失水。
特别是过放电对电池造成致命之伤。少数厂家的产品质量低劣,以次充好。以上原因,我们认为第三点从技术上讲是比较容易预防和做好的,唯第一点牵涉比较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下面重点谈谈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厂家提供的铅酸蓄电池保证使用寿命的技术指标是在环境温度为25℃下给出的。当环境温度一定,充电电压比要求的电压高100mv,充电电流将增大数倍。因此,将导致电池的热失控和过充损坏。当充电电压比要求电压低100mv时,又将使电池充电不足,也会导致电池损坏。另外铅酸蓄电池的容量也和温度有关,大约是温度每降低所以厂家要求铅酸蓄电池的使用者在夏天电池放出额定容量的50%后,冬天放出25%后就应及时充电。科特电池技术部整理。工作原理: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板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板作正极,并用22~28%的稀硫酸作电解质。在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电池在放电时,金属铅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为硫酸铅;二氧化铅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为硫酸铅。电池在用直流电充电时,两极分别生成铅和二氧化铅。移去电源后,它又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组成化学电池。铅蓄电池是能反复充电、放电的电池,叫做二次电池。它的电压是2V,通常把三个铅蓄电池串联起来使用,电压是6V。汽车上用的是6个铅蓄电池串联成12V的电池组。普通铅蓄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补充蒸馏水,使电解质保持含有22~28%的稀硫酸。
为了使多个电池特性基本上都达到比较均匀,一般3个月要进行一次补充电。补充电未完成前不得投入使用。(6)蓄电池宜在15~25℃的环境下充电,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应采取降温措施。(7)蓄电池小电流法充电不能使电池恢复容量,可用相当于额定容量1~3倍的冲击大电流进行充电,仍不能达到活化后将不能沿用。(8)蓄电池因单只容量不够需更换时,只能全部更换,不能仅把性能指标不够的蓄电池单独更换下来,否则会因蓄电池的内阻不平衡而影响整组电池的发挥,(9)免维护蓄电池应定期检查直流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单只端电压及总电压,其误差应保持在±1%范围内。一般一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并做好记录。(10)免维护蓄电池的第一次充电。
一种是恒定电流充电,一种是恒定的电压充电。恒流充电电流一般是按十小时充电率的电流既ah的十分之一这种充电方式的优点是充电初期电流比恒压充电法电流小,所以有不会对极板造成伤害但是在充电末期因为电池已经充满电,所以电能全消耗在了分解水上使电解液温度升高,并且容易损坏极板,恒压充电法就是用[具体数据 忘了但是12伏电池好想应该用14-15伏左右的电压充电],恒压充电因为电压不变所以在充电末期因为电池的电压升高到和电源电压差不多所以电流很小,不会想恒流充电那样危害电池,但是这种充电方式在充电的初期因为电池的电压很低所以电流比较大对电池不利汽车的发电机给电池充电就是恒压充电③蓄电池性能均匀性的变化。10余年的跟踪统计结果表明,自由电解液铅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其恒流充电电压是逐渐下降的,放电电压是逐渐升高的,各个蓄电池电压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大.即孟值逐渐增大。充电后蓄电池电解液密度逐渐下降,放完电后电解液密度逐渐升高,它们的标准差也逐渐加大,即蓄电池的均匀性逐渐变差,如表3一7所示。就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而言.国内外使用时间还不太长,积累的数据也不够充分和系统,但就现有的数据来看,新蓄电他浮充电压不稳定,使用半年左右达到最佳状态,在蓄电池寿命中后期浮充电压的均匀性就越来越差了,跟自由电解液铅酸蓄电池有着同样的趋势。因而对UPS系统中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而言,只要各单体蓄电池的浮充电压比较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