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璀璨 齐聚星城】 【马秀银老师】 【樊国强老师】 【李晓光老师】 【须小龙老师】 栏目组邀请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央视《鉴宝》栏目特约鉴定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马秀银老师;北京市文物鉴定专家、中国文物学会高级讲授专家、北京市文物文物执法大队专家、书画鉴定世家(樊君达之子)樊国强老师以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注册职业艺术品鉴定师、认与注册协会(IARI)注册高级珠宝古玩评估师、湖北省社科研究(管理)副研究员李晓光老师;北大资源文物学院教授、央视《鉴宝》栏目特约鉴定专家、央视发现之旅《对甄宝》鉴定专家、文化部东方文化研究会艺术品鉴定中心、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文化艺术培训中心须小龙老师,共同为广大藏友现场答疑解惑,学鉴宝知识。强大的专家阵容,为的服务广大收藏界朋友提供了强有力的,这些无不彰显出《东方寻宝》栏目组的实力与魅力。
公元1522年至公元1566年,是历史上的“嘉靖”时期。公元1521年四月,正德皇帝驾崩。由于正德皇帝没有儿子。所以,依据《皇明祖训》,在正德皇帝母亲及大臣扬延和主持下,鳞选正德皇帝堂弟朱厚熜继承皇统,是为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在明朝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位能力较强,也较有作为的皇帝。上任后,严以治吏,宽以待民。一方面惩治贪官污吏,一方面大力改善民生。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政通人和、百业振兴的良好局面。社会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瓷器需求大增,生产也出现了快速发展。
一、 器物的品种、造型、数量大幅增加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当然也包括其它类别的瓷器,不仅以前的器型、品种应有尽有,而且即便同一品类的器物,也出现高矮方圆的不同变化。瓶类器物,除传统的梅瓶、玉壶春瓶外,蒜头瓶、双耳活环瓶、葫芦瓶开始大量制作。造型上,不但有圆形,还有四方、六方形、下方上圆形等,丰富多彩。
罐类器物也十分丰富。有圆形、长方形、四方形、六方形、八方形、银锭形等。由于道教盛行,炉类器物制作也非常多。鱼耳炉、象耳炉、方耳炉、三足炉、鼎式炉、筒式炉等,多种多样。另处除了常见的盘、碗、碟、杯、瓶、罐,各种人物塑像的制作也是数量惊人。如南极仙翁、真武大帝、文昌帝君、八仙、魁星、太上老君等等,工艺上即有手塑,也有模制。从以上例子,我们能够感受到嘉靖时期,瓷器生产能力极大释放,品种数量多姿多彩事实。
二、 纹饰趋向华丽繁缛。
这种华丽繁缛,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构图繁密。几乎全器都进行绘画装饰,尤其立器类,留白较少。二是纹饰规整,讲求对称,给人密而不乱的感觉。三是主题突出,不似万历时期纹饰主题不明显。
三、 仙、道图案盛行
这跟嘉靖皇帝信奉道教,追求长生不老有关。八封、云鹤、被大量使用。
国、吉祥语装饰器物成为一种风尚
“福寿康宁”、“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吉祥语常常出现在瓷器的装饰上。一种用植物的枝干缠绕而成吉祥文字进行装饰,更是嘉靖瓷器特有。
四、 修胎相对粗糙
这一时期胎质坚致,但修胎往往相对粗糙。一些大型立器接胎痕明显,内部尤甚。器物变形、窑裂的情况也多见。底足修胎粗率,常见粘有窑砂。胎釉结合处也常见窑红。
五、 釉色泛灰
釉色虽也滋润光亮,但大多青中泛灰。
六、 钴料特征
嘉靖时期,平等青、石子青、回青同时使用。即有用单一钴料进行绘制的,也有两种钴料调合使用的。最为多见是石子青与回青的调合使用。官窑器物多以这种色料绘制,且回青所占比例较大,给人即深沉,又蓝中带紫的感觉。
七、 几种最具特色的纹饰
猪鼻龙与正面龙。嘉靖时期的龙鼻,多画成猪鼻的样子,身体则细瘦无力。第一次出现正面龙纹。
鱼藻纹大量使用。鱼藻纹元青花即出现,之后一直均有绘制。但嘉靖使用最多。嘉靖鱼藻纹多绘鲤、鲫鱼、鲭鱼、白鱼四种,鱼体肥硕,间以水草、浮萍、荷花荷叶点缀,十分有特色。
云鹤纹。仙鹤飞翔于祥云之间,灵芝点缀其间。
婴戏图。所绘孩童天庭饱满、后脑突出、长袍长裤,比例不甚协调,在庭院中或放风筝、或拉滑车、或捉迷藏,煞是可爱。
八、 款识特征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官窑多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嘉靖年制”双圈、方圈款及横款。民窑有书“大明年造”、“大明年制”款的,也有书“富贵佳器”、“上品佳器”的。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原名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成立于1994年1月,是国内成立早的拍卖企业之一,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注册,国家文物首批获准拍卖一、二、三类文物的大型综合性拍卖公司,是全国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首批推荐选用的拍卖机构。迄今翰海已举行大中型艺术品拍卖会百余场,拍品数量总计超过23.7万件,拍卖项目涵盖中国书画、古籍碑帖、油画雕塑、陶瓷玉雕、竹木牙角、金铜佛像、木器家具、当代工艺品等。总成交额超过278亿元,成交率达70%以上,其中优秀文物艺术品所占比例超过30%,国家认定的一、二级文物珍品占10%左右。
嘉靖青花瓷——回青渲染
青花用料有“陂塘青”、“石子青”和“回青”料。
早期青花色泽深沉灰暗,有晕散现象,与正德类似。另一种青花浅淡鲜亮,较为沉静。
回青料涂绘比较均匀,呈较稳的平面状态,色泽醒目,不“吃胎”,不起铁锈斑,十分契合双勾平涂的绘画技法,青料表面有一层油乎乎的状态,多泛紫光色头。亮清釉和较乳浊的粉白釉都有。釉质没有明中期凝密,呈淡粥状。
龙纹类多数温和,呈呆萌状,也有较凶猛者。开始出现正面龙。螭龙大多塌身爬行,精神不佳。
由于皇帝的信奉,道教内容的纹样较为流行。构图趋于多层繁缛,绘画流行“双勾平涂”,填色细致讲究,色彩很少溢出轮廓线外。婴戏纹亦较为流行,儿童皆大头、天庭饱满,尤其是后脑特别大。首创“花捧真言”的装饰技法及三羊开泰图。
器物多胎体比较厚重,不注重修胎,有“粗大明”之说。梅瓶类流行高束腰的器型。
官窑款识端庄稳重,较扁平类魏碑。民窑常用吉语款。
釉里红几乎不再烧制,转用矾红替代。
霁蓝釉匀净,釉色较薄,没有明早期宝石蓝凝密。黄釉瓷较成、弘偏老或稍淡,绿彩亦稍老。
由于“官搭民烧”,官窑和民窑瓷差距缩小。
龙缸、大缸类为嘉靖朝名品,十分珍稀,今市场仿制不少。多用一体灌浆法工艺,底部粗糙,做旧明显,胎体死重,青花生发拘谨而浮艳。
有一种紫暗起团絮状的工艺,当今景德镇仿制水平较高,几能乱真。要结合胎釉造型画工综合分析。
文化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湖南频道《东方寻宝》栏目举办第十届艺术赛宝文化节,旨在为国内外热爱和关注文化艺术人士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凝聚中国力量,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璀璨瑰宝。本届文化节共设立古董艺术品、宝玉石观赏石、乐学历史剧(小演员才艺)、我爱创作(原创作品)、特文化产业(宣传展播平台)五大赛事, 让更广泛的文化艺术人群参与进来。预计参赛人数突破1万+、累计10万+投票,超100万+网络关注!
嘉靖皇帝在位时间长达45年,景德镇御窑场烧造的瓷器很多。据《江西大志》等记载:自嘉靖二年(1523年)至四十三年,烧制的瓷器有六十三万余,因此传世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嘉靖青花瓷器造型更加丰富,盘、碗仍为大宗产品,大件器物明显增多,如大盖罐、大鱼缸、大葫芦瓶、大花盆以及口径达80厘米的大盘等。异形器亦很多,如八棱形、六角形、四方形以及上圆下方葫芦形等。
朱厚烨是明宪宗孙。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宪宗第六子朱祐槟封益王,分封于南城地区,后其长子朱厚烨承袭益王位。该墓内出土物极为丰富,有陶俑、陶器、瓷器、铜器、金银器、玉器等,其中瓷器有18件,虽不是大宗,但是官窑瓷器中的精品。
朱厚烨墓出土的青花瓷有十六件,其中龙凤纹罐四件、龙兽纹罐两件、龙纹罐一件、龙纹盘三件、团龙纹碗六件。这十六件青花瓷,造型工整,胎质、釉色和装饰风格相近,胎质洁白细腻,胎体薄面匀称通体内外施釉,釉质晶莹、釉面光洁,釉色白中透青,底足无釉,打磨光滑,个别未经打磨,底足粘砂青花发色深蓝泛紫,色泽浓翠艳丽,多数器物有晕散,个别器物有少量铁斑。
四爱图的内容包括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林和靖爱梅、米芾爱石、苏东坡爱砚等,后来又添加了孟浩然爱梅、李白爱酒、杜甫爱诗等新的典故,画面基本上是由以上几个典取其四个组成。瓷器上的四爱图最早见于元青花,后成为传统题材,表现了古代名士不慕仕途、隐居山林、悠然自得的情景。
嘉靖朝青瓷罐的式样较多,大小高矮不一,大器高达71厘米,有圆形、瓜棱、四方、四方倭角、六方、八方、长方、扁方等,常见的青花及各色彩釉器物,纹饰内容丰富,有团寿、团龙、云龙、鱼藻、云鹤、婴戏、仕女、八仙、开光人物等。
嘉靖青花以进口灰青和国产石子青料配合使用,色泽一反成化,弘治时的浅淡和正德时稍浓而泛灰的色调,呈现蓝中泛红紫的浓烈鲜艳色调。随着回青与石子青的配料不同,呈色深浅也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