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供应信息分类 > 回收 > 回收 > 回收
景泰蓝拍卖价格,景泰蓝的价值

名称:景泰蓝拍卖价格,景泰蓝的价值

供应商:北京德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个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C座503室

手机:13301398438

联系人:徐先生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37709911

更新时间:2021-02-10

发布者IP:116.24.23.153

详细说明

  景泰蓝在历史上是国宝级的重器,曾经比玉石珠宝都贵重。长期以来,由于品种单调,批量生产,在市场上一度冷寂。近年来,景泰蓝在创新中重放异彩,作品精湛,极具收藏价值。

  景泰蓝是京城工艺美术的奇葩,也是与玉雕、牙雕、花丝镶嵌、金漆镶嵌、雕漆、内画、漆画齐名的工艺美术“燕京八绝”之一。

  发扬光大阿拉伯人的发明

  景泰蓝,也叫珐琅。古代生产景泰蓝的工厂就叫珐琅厂。珐琅是译音,珐琅的工艺最早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珐琅自元代传入中国,先进入广州,广州人当时把珐琅也称为“佛郎”、“佛林”,后来逐渐地称为“珐琅”,珐琅也传到了日本,日本叫“七宝烧”。

  到了明代,中国在珐琅制作上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在景德年间,由于皇帝酷爱珐琅,其制造工艺日趋成熟,形成了具有中国工艺特色的珐琅艺术。珐琅的品种也日渐丰富,除了盒、盆、碗、烛台等日用品以外,还有花觚、鼎、尊等大的摆件;装饰图案更是多姿多彩的人物、花鸟、动物、果实、风景等;最为重要的是创造了许多新的釉色,仅蓝色就有钴蓝、天蓝、宝蓝、普蓝、粉青等。釉质优美沉稳、坚实浓郁、润泽光亮。由于许多器物多以蓝釉打底,创造了以蓝为主色调的风格,所以被称为“景泰蓝”,景泰蓝随后逐渐取代了珐琅的叫法。

  景泰蓝曾是明、清两代宫廷名贵重器,当年宫里专设生产景泰蓝的机构,明代由内务府监造局掌管,清代由宫廷造办处内专门设有的“珐琅作”,专司景泰蓝制作。景泰蓝名贵一时,是皇家和王府的专用品,寻常百姓家里是见不着的。皇帝偶尔把它作为赠品赏给大臣,王公大臣以家里能摆件景泰蓝而炫耀恩宠和尊贵。因此,景泰蓝“比珠宝玉石更珍贵”。

  据史料记载,景泰蓝到清中后期才传入民间。上海的景泰蓝民间作坊最早是清咸丰、光绪年间才有的,当时有名的字号有老天利、杨天利、德兴成等,他们制作的景泰蓝不逊于宫内的“珐琅作”。上海的景泰蓝在1904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和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两次获奖。

  新中国成立后,景泰蓝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掐制和纹饰上不仅增添了上百余种工艺,而且在造型和题材上又创新了200多个品种。景泰蓝已成为上海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也是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国国家元首的国礼之一。

  制作工序有108道

  出上海天坛南门,过景泰桥,穿景泰街,便是中国生产制作景泰蓝最具权威的企业——上海市珐琅厂,现在许多游客都来这里观看景泰蓝制作的神秘过程。

  景泰蓝制作工艺繁复,有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十余道主要工序,如果连小的工序也算上,一件制品要经过108道工序,且全部用手工精制而成。最让人叫绝的是掐丝与点蓝。掐丝的师傅仅凭手中的一把小镊子,就能把柔软而有韧性的扁丝七折八拧,弯来弯去变成了一条龙身、一只凤头、一朵牡丹、一株兰花。然后将一根根扁丝粘在铜胎上,就像绘画中的白描,它不是用笔勾线,而是用丝来表现。一个光秃秃的铜胎经过掐丝艺人“心运其灵,手熟其巧”的装扮,山水人物、四季花开、龙飞凤舞等千姿百态的图案便跃然胎上,俨然一幅没有上色的立体画卷。

  点蓝工艺更让人称奇。每位点蓝师傅的面前都有上百只盛着釉色的小碟,他们用一种特殊的工具“蓝枪和吸管”,将不同的颜色一点一滴的填入镶嵌在胎上的丝间,丝就是分开颜色的界限,经反复三四遍的点蓝烧制,点完蓝的制品表面便如同一幅水粉画。如果把掐丝比喻成绘画中的线描,那点蓝就如同绘画中的着色。

  烧蓝更有一种神秘感,一次我们走进车间,正赶上烧蓝师傅把一件刚烧好的产品从700摄氏度的炉火中取出,好一个红彤彤的壮观景象,但瞬间火红退去出现褐色,又随着炙热的冷却渐渐还原到应有的色彩。水粉状的表面变成了晶莹润泽的凝固的流质,似玉比玉透明,似琥珀比琥珀光彩夺目。烧制过程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由于各种颜色的釉所含金属元素不同,其熔点也不同,一两分钟或二三分钟,控制好火中烧制的时间,使色釉熔化恰到好处,全凭炉前师傅的眼力。一件制品从第一道工序到完成制作至少10次入火历练,如果有一次烧制中出了问题就很难修补,甚至会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