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供应信息分类 > 回收 > 回收 > 回收
明清玉器拍卖鉴定

名称:明清玉器拍卖鉴定

供应商:北京德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个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厦C座503室

手机:13301398438

联系人:徐先生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37709897

更新时间:2021-02-15

发布者IP:116.24.23.153

详细说明

  红山文化玉器拍卖明清玉器拍卖鉴定汉代玉璧拍卖

  红山文化发祥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因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年代为距今6500-5000年。在红山文化以前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等为前红山文化,而其后的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等为后红山文化,这些文化类型可统称为泛红山文化。

  然而,由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以及夏家店下层文化等考古学文化在地域上的重合,多年来,社会各界的研究,一直将泛红山文化的几个考古学文化都笼统称之为红山文化。特别是对这些考古学文化玉器的研究,更是以红山文化玉器的早中晚期来区分,这就使得对这些玉器的研究陷入了误区,无法继续深入下去。正确地将这几个考古学文化的玉器区分开来,已经显得十分必要了。

  大致来看,泛红山文化的几个典型文化玉器的基本特征如下:

  兴隆洼文化约8000多年前-6500年,是中国玉文化的起源。所谓中国有着8000年玉文化史,其源头就是指兴隆洼文化的玉器。其代表性的玉器是玉和匕形器。用料多用透闪石。这时的社会形态是母系社会,玉是当时部落首领用来通神的工具,可能用于挂在耳朵上以聆听上天的声音。

  红山文化约前5500-4500年。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在中华文明起源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与中原仰韶文化及东北诸多原始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以红山文化玉器为代表,西辽河流域史前玉文化进入了鼎盛阶段,并使该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环太湖流域并列成为中国史前两大雕琢和使用玉器的中心。其诸多优势因素被夏商周三代所融合吸收,成为中国主流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因素。

  泛红山文化经历了四千多年的发展,其中各文化类型中均有玉雕制品,在红山文化时期达到玉器制作和使用的顶峰。表现为用料的考究、做工的精美、纹饰的天然、造型的繁多。玉龙、玉猪龙、玉、玉蚕、玉箍形器、勾云形玉佩等是红山文化时期的典型玉器。这些玉器浑圆流畅、天真古拙,是红山先民的审美情趣、思想意识和宗教信仰的载体,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红山文化玉器的社会功能主要是用来通神。这时的玉器与之前的兴隆洼文化玉器没有渊源关系,只是地域上的重合,红山先民偶然捡拾到兴隆洼文化的遗留玉器,并不明白其文化内涵,只是将其作为原料简单利用,这也正是在红山文化玉器中有兴隆洼文化玉器改制器的原因,特别是将进行改制的情况较多。同时也是过去人们在研究中将兴隆洼玉器作为红山文化玉器早期阶段的原因之一。

  夏家店下层文化约前4500-3500年。这时的玉器已不再是神器,完全脱离了通神的功能,成为了当时社会统治者的装饰品。因此,在玉器的制造与使用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反映在用料与形制上,较前两种文化已显粗糙和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