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高精度3D打印机打印众生相 堪比中国兵马俑

时间:2016-01-29 15:56

  如今,人们展现3D打印技术和理念的方法多种多样。实际上,有多少设计原型,就有多少种3D打印。人们越来越多地创造出兼具教育性与娱乐性的内容。最近,瑞典隆德大学的工程产品开发学院就在隆德一年一度的文化之夜上通过高精度3D打印机展示了他们的最新项目成果。

  相信大家对秦始皇兵马俑都不会陌生,1974年陕西省那位农民伯伯发现了后来我们看到的8000多名士兵的陪葬坑。而这次瑞典隆德大学所做的是,首先3D扫描了140位参观者 (包括儿童),然后使用高精度3D打印机把他们3D打印出来,成为半身石膏像。这要是埋起来,以后有人发现的时候也得吓一跳吧!

  秦始皇兵马俑

  在文化节过程中,很多参观者的头部都被进行了3D扫描,其中一部分当天就被3D打印出来。与兵马俑不同的是,这些人像是通过大学里新的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系统以尼龙粉为材料制成的。

  瑞典隆德大学3D打印成果展示

  通过自定义软件,这些半身像被设置为6厘米高,并一次性打印完成。扫描文件都被嵌套在一起,每个制成的半身像下都刻有那个人的名字。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也能叫出兵马俑里每个人的名字,岂不是太帅了。与兵马俑所呈现出的效果类似,这些精致的人像每一个个体又都是整个众生相的一小部分。

  上面讲到的制作半身像若应用到普通3D模型打印过程中则有更高效率的做法,就是一台机器同时打印几个模型。例如,文搏智能推出的8工位高精度3D打印机可以同时打印8个不同的颜色的同一模型。看看这些神似断臂维纳斯的半身像模型,是不是可以和真实的石膏像相媲美了?

  8工位高精度3D打印机

  8工位高精度3D打印机打印半身像模型

  这样的项目不仅展示了高精度3D打印机技术的发展,还告诉人们古代社会中雕像的意义。那样历史悠久的兵马俑直到1974年才被发现,实在令人惊叹。或许我们可以凭借现在的技术,为今后的人类留下这种更为直观地反映过去社会和科技的人文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