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菲利普斯拍卖有限公司:
汝窑价格及汝窑历年公司拍卖成交记录:
1、宋代 汝窑影青釉三足洗8,000,000--15,880,000 43,680,000
英国菲利普斯拍卖有限公司 2013-09-01
2、汝窑B型盏托36,000,000--36,000,000 41,400,000
香港御藏拍卖有限公司 2012-12-28
3、北宋 汝窑粉青釉盖盒31,000,000--31,000,000 35,200,000
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08-10-26
3、宋 汝窑水仙盆30,400,000--30,400,000 34,960,000
英国菲利普斯拍卖有限公司 2013-06-23
4、汝窑天青釉水仙盆25,000,000--35,000,000 32,000,000
北京红太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0-12-25
5、汝窑天青釉莲花尊15,000,000--18,000,000 26,000,000
北京红太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0-12-25
6、汝窑瓷片 (一箱218片)12,000,000--12,000,000 23,000,000
香港中信拍卖有限公司 2012-12-28
7、汝窑莲瓣龙纹碗23,000,000--23,000,000 23,000,000
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09-12-06
8、汝窑天青釉双耳绶带瓶15,000,000--18,000,000 22,000,000
北京红太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0-12-25
9、汝窑天青釉碗12,000,000--16,000,000 22,000,000
北京红太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0-12-25
10、汝窑月白釉八方竹节弦纹瓶16,800,000--18,800,000 19,000,000
北京红太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0-12-25
11、汝窑天青釉六方六足洗6,800,000--7,800,000 19,000,000
北京红太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0-12-25
12、汝窑洗3,840,000--5,440,000 17,480,000
英国菲利普斯拍卖有限公司 2012-06-03
13、汝窑三足洗12,894,000--16,578,000 16,192,000 香港中信拍卖有限公司
汝窑的特点及鉴定:
造型
汝窑瓷器造型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其中瓶的变化较为丰富,有纸槌瓶、玉壶春瓶、胆瓶等多种。
胎釉
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为“蟹爪纹”。
仿品
后世仿汝窑者始于宣德官窑,署有宣德官窑款,其釉色较宋汝透亮,纹片较宋汝密而规整,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清雍正唐英时再度仿汝窑,多数仿宋汝的天青色,纹片多为鱼子纹,少有大纹片和无纹片的。唐英时的仿品鉴别时也很容易,因为宋汝为无光釉,清仿品则釉面透亮,所有仿品均隐现一圈蓝色。再者雍正仿品不是仿古作伪,仅是仿其釉色,有些造型则属清代特有,且御窑厂产品多书六字或四字本朝青花篆款,更为鉴定提供了方便。
汝窑的价值及市场:
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流传到今天的真品已不足百件,已知的仅65件,其中台北故宫21件,北京故宫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戴维中国艺术基金会(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7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全世界收藏有汝窑瓷器的博物馆不到十家。1992年一件直径8厘米的汝窑小盘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以154万美元成交。之后,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汝窑三牺尊更是创下5000万港元的天价。
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经34口叫价,以天价2.0786亿港元成交,较拍卖前估值底价高逾3倍,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拍卖场内竞投气氛炽热,当中“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先拔头筹,拍卖由第一口价四千万港元开始,有八位竞标者争持约十五分钟,当叫价至一亿四千万港元时,一名电话竞投者与一位场内竞投者仍激烈争持,再经过十口叫价后,最终以三十四口叫价,由电话竞投者以天价二亿零七百八十六万元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并较估价高逾三倍。
纵有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据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推论:“从宋徽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祐元年,是汝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统治者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选为皇室御用珍品,亦称汝官瓷。
公司主要买构成:和上海自贸区签订的艺术品基金合作项目(自贸区前期投入1亿回购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