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又称压胜钱,不是正式流通的货币,而是带有吉祥文字或图案的钱形金属铸品,是人们表达美好祝愿的物品之一。花钱的铸造历史十分悠久,西汉以后日益盛行。作为研究民俗历史的原始材料,花钱逐渐引起了钱币研究者的兴趣。早在南北朝萧梁时代的《硕 钱谱》即有收录,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纷繁,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的货币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创造出自成体系、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
钱币收藏现如今已成为新的收藏投资热点,不少古钱币表现突出。钱币研究对象有古钱、古金银、纸币、机制币、人民币和花钱等六种收藏和鉴赏古钱币需掌握包括货币史、钱币学、考古学、金石学及文物、古汉语等诸多知识,有些钱币外貌看上去很普通,实则是珍品,行家们则很容易从不太懂古钱币价值的卖家手中获得珍宝。
一枚小小的古钱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元素。如今遗传在世的精品古钱币虽然并不多,但是每枚精品古币价值却是不菲。古钱币的价格是由存世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判断的,由于中国文物保护政策和拍品资源的历史流向而且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
近期成交记录:
大清银币宣统元宝庚戌春季402.5万 2014/5/28
大清银币福建七钱二分368万 2014/5/28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长须龙368万 2014/7/29
大清银币光绪元宝广东省造345万 2014/12/28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长须龙230万 2014/12/28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短须龙207万 2015/5/24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大尾龙207万 2015/5/24
大清银币光绪元宝安徽库平207万 2015/5/24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壹176万 2015/9/2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收藏、研究钱币的国家之一,早在南朝,顾就撰有《钱谱》一书。如今,钱币研究对象有古钱、古金银、纸币、机制币、人民币和花钱等六种。其中,近代机制银币的收藏与研究起步较晚,却是收藏热门,相关资料也较多。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上海,更是近代银币收藏的“热土”。
俗话说,“盛世存古董,乱世存黄金。”受楼市、股市、基金持续低迷的影响,不少市民将目光转向了古玩艺术品市场,开始尝试投资瓷器、纸币、邮票、字画等。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当前青睐投资古玩艺术品主要是因物价居高不下,担心钱存银行会贬值及看好古玩艺术品升值空间等因素
征集范围:
字画:国画 油画 书法 佛像画 书画 山水画 水墨画 人物画 花鸟画
瓷器:青花瓷器 粉彩 珐琅彩 斗彩 哥窑 汝窑 官窑 定窑 钧窑 五彩
玉器,和田玉 翡翠 田黄石 鸡血石 黄龙玉 高古玉 貔貅 古玉 蓝田玉
钱币:银元 铜币 古钱币 纪念币 袁大头 光绪元宝 错版币
奇石:天然奇石 陨石 玉原石 石砚 印章 石雕 石刻
杂项:各种题材十字绣 紫砂壶 阴沉木摆件 酸枝木摆件 紫檀摆件 沉香木摆件 竹雕摆件 黄花梨摆件 现代收藏品 十二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