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上格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消灭老鼠、灭蟑螂、灭蚊蝇、灭白蚁、灭甲虫、灭蛀虫、灭蚊虫、灭跳蚤、灭臭虫的专业除四害公司。我们从事害虫防治多年,服务涉及酒店餐饮、学校、办公室、厂房、家庭等多类场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一支资深的工程技术队伍。
蚁群的发展与蚁后的产卵活动息息相关,蚁后的产卵量又与卵巢长度、卵巢管数以及以后本身的体积关系密切,最终影响群内个体的发展。陈縳尧(1994)通过逐步回归方程进行筛选,找到了黄翅大白蚁蚁后卵巢长度、体积、卵巢管数与蚁群个体数量的相关关系,在1王1后的黄翅大白蚁巢群中,蚁群个体总数与蚁后的卵巢长度的关系最密切。其次是蚁后体积,均是反映蚁后生殖能力的指标,与蚁群的发展规模、速度有关。而1王2后和2王2后的黄翅大白蚁巢群中,蚁群个体总数与蚁后的卵巢长度和一侧卵巢管数有关。
早年国外的研究,曾认为补充生殖蚁群体不能产生有翅成虫,但通过以后的观察表明,也可能产生有翅成虫(Snyder,1952)。刘源智等(1993)在对黑胸散白蚁补充生殖蚁群体的发展发育规律研究中,观察到补充生殖蚁群发展快、发育早,并伴随着群体的发展而发育;并认为野外的自然群体,因群体内个体多,绝不会因群内生殖蚁的更替而扰乱群体的发育进程,更不会中断一年一度的分飞活动。实际上,补充生殖蚁群体的发育阶段是原群体发育阶段的继续,从以上的情况看来,补充生殖蚁的功能、作用,似乎与原始蚁王、蚁后无区别。甚至像黄胸散白蚁补充生殖蚁最初的产卵速度还高于脱翅成虫配对初期的产卵速度;在160头黄胸散白蚁构成的群体中形成的补充生殖蚁,不到4个月就产卵193粒,与原始型同期相比要强几倍(刘丽凌等,1991)。但新近的资料表明,在补充蚁王、蚁后接替原始蚁王、蚁后之初的几年内,产生的有翅成虫性別单一。澳大利亚昆虫研究所研究员Dr.M.Lenz曾观察到澳洲筑垅乳白蚁的野外巢群,取去原始蚁王、蚁后的4一5年,所产生的有翅成虫都是雄虫。我国昆虫学工作者李桂祥、黄亮文、戴自荣(1995)在实验室观察配对饲养成功的那个台湾乳白蚁群体,发育成熟后的10年中,有6年的分飞历史,飞出的有翅成虫雌雄性比大致是1:3,但第11年和12年分飞时,飞出的有翅成虫全是雄虫。估计也是原始蚁王、蚁后衰亡,被补充型蚁王、蚁后代替所引起。刘源智等在培养黑胸散白蚁新群体的过程中,也观察到类似现象。
由前胸、中胸、后胸三节组成,每一胸节的腹侧生一对足,中、后胸的背侧各生一对翅,所以中、后胸又称具翅胸节。每胸节有数块几丁质板,为足和翅的肌肉附着点。按照生长的位置称之为背板、侧板和腹板,它们之间由膜质互相连接。前胸背板一般退化,不易看到,中胸背板最发达,略成三角形。前胸背板游离,不与中胸背板连接,而中胸背板和后胸背板则互相连接。前胸背板扁平,为盾形。具翅胸节的背板有前背翅突和后背翅突,通过几个腋片相连,使前背翅突、后背翅突与翅基相连。
在高等白蚁中,尚未有直接证据来证实此种外激素的存在。然而,据Bodercau(1975)推论,在群体中,蚁王、蚁后对若蚁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关于这一点,近来许多学者的观察是一致的(Luscher,1976)。只有当群体发展得到相当大的时候(即蚁王、蚁后的抑制作用相对变得相当微弱之时),大多数群体才显现若蚁的发育。而这种抑制作用可能就是由外激素来完成的。由此推理,兵蚁可能抑制兵蚁的产生,而生殖蚁可能抑制补充型生殖蚁的产生。
鼻白蚁科由于种类多分布广,在等翅目分类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Ahmad(1950)曾经对其成虫齿系做了系统研究,指出鼻白蚁科左上颚有3枚缘齿是比较原始的特征。Emer?son(1965)对鼻白蚁科深入研究后,认为鼻白蚁起源中心在东洋区,大部成员分布于东洋区,有些属则分布于新热带区、热带区和澳洲区,有些属的种类在温度较低的北半球亦能生活、建群,由此可见鼻白蚁科是一个分布非常广泛的类群。
上格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建筑白蚁防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