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深圳回收料材质检验分析中心

时间:2016-11-23 11:49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废旧塑料回收和二次料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多种不同的塑料,而且大多不相容,将其混合后的再生产品容易出现分层,导致产品性能质量低劣。目前塑料制品进入市场前,不经鉴定分类,导致二次料产品与非二次料产品混乱的局面,这不但降低了回收的效率,且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对二次料产品的鉴定是塑料回收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塑料二次料回收行业的规范化,对循环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华瑞检测推出提供塑料二次料(回收料)种类的鉴定服务。

  目前,废旧塑料和二次料产品的鉴定方法为三种,分别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仪器分析法。物理方法是根据塑料的物理性质来鉴别,包括外观、密度、熔融、强度性质、溶解性质等。化学方法是根据塑料的化学性质进行鉴定,包括燃烧实验、热裂解实验、显色反应等。物理和化学鉴定方法,虽然鉴定的成本较低,但是程序复杂,鉴别的准确度较低,可用于塑料二次回收料的初步鉴定,不适用于塑料二次料的表征。仪器分析法是指利用各种材料分析检测仪器对塑料进行分析检测,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离子发射光谱、X射线照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机械热分析(TMA)、热失重(TGA)等,该方法具有鉴定快、准确度高等优点,但是鉴定成本高。因此,对于废旧塑料的鉴定,物理、化学、仪器分析三种鉴定方法应该结合使用,使其达到效率高、结果更准确的效果。

  1. 物理鉴定法

  常用的物理鉴定法有外观法、物理性能检验法和溶解法等。

  1.1   外观法

  外观鉴定主要是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来观察塑料产品的外观特征,如产品的形状、透明性、颜色、光泽、硬度等。塑料经过回收再加工过程,颜色、光泽、强度等都会发生变化,无二次料的颜色一般都会较透明,混有二次料的产品会降低透明性,透明性比无二次料的低;二次料的光泽比较差;塑料的强度可用牙齿咬来初步确定,有添加二次料的比较脆。外观法一般作为塑料二次料的初步鉴定。

  1.2   密度、冲击强度、抗拉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等物理性能检验法

  不同种类的塑料,其密度通常相差比较大,同一种塑料经再回收前后密度相差也会有较大的差别。密度法可用于塑料二次料的大致鉴别,但不能用来表征塑料二次料,因为塑料回收再生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空洞或其他缺陷。例如,ABS/PC的再生过程就会产生很多微小的孔洞,并且孔洞的数量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多而增加。

  对于冲击强度、抗拉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等强度性质,随着塑料二次回收料含量的增加会发生变化。例如,HP-126NC001、GAR-011C(KS 2511BK)、GAR-011(L65) KS2511BK、GAR-011(L85) KS2511BK这四种ABS塑料产品,四种产品ABS二次料添加量是依次增大的。依次对四种产品做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冲击强度测试,这些强度性质随着二次料含量的增大关系,如图1~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塑料的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冲击强度都有随着二次料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特别是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些强度性质的降低是与二次料在回收利用过程中形成空洞与缺陷、分子量的减小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对于塑料回收料的鉴定,可以通过测试塑料的这些强度性质,通过对比可以初步确定产品中是否含有二次回收料。

  1.3   溶解法

  利用塑料在不同有机溶剂的溶解性可以鉴别不同的塑料,也可以鉴别塑料二次料,由于二次料回收再利用过程中,难以达到较高的纯度,都会存在些杂质,导致二次料的溶解性没有原产料的好,塑料二次料在有机溶剂溶解过程中会有残渣的出现。常用的塑料溶解有机溶剂有苯、二甲苯、四氢呋喃、乙醚、丙酮与甲酸等。但是溶解法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很多塑料产品在加工过程中都会加有各种填料,这就影响了二次料与原产料的对比。因此,溶解法做二次料鉴定有很大的误差,但作为鉴定塑料二次料种类是比较快的方法。

  以上为三种常用的物理鉴定法,也是比较简单的鉴定方法,能初步判断是否为二次回收料产品。

  2.化学鉴定法

  不同种塑料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表现为比较明显的是燃烧火焰颜色、显色反应等。因此,可以利用这些化学性质来鉴定塑料,对化学试剂的显色反应还可以用来鉴定塑料二次料,如聚碳酸酯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的颜色反应。虽然利用化学性质鉴定塑料现象明显,但是存在很大的局限,主要是塑料二次料当中可能含有很多未知的杂质填料,这对鉴定结果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因此,也很难得出准确高的鉴定结果。因此,在塑料二次料鉴定中比较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