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晚期青花瓷有多高的收藏价值怎么鉴别好

名称:明代晚期青花瓷有多高的收藏价值怎么鉴别好

供应商:香港国信国际拍卖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安波路533弄硕和城2号楼16楼

手机:13122754529

联系人:高远邓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68670543

更新时间:2016-05-07

发布者IP:116.231.157.95

详细说明

明代晚期青花瓷有多高的收藏价值怎么鉴别好

明代晚期天启至祟祯年间(1621~1644年)景德镇民窑生产的青花瓷器。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御窑厂停止生产以后,景德镇民间瓷窑仍很活跃、晚明青花大多数是民窑即不署年款的瓷器,有少数作品如天启年制款青花瓶等-类作品,可能是御窑厂的窑工还在继续生产,明朝社会动荡不已,官窑署款,民窑不署款的惯例有些并不严格遵守。当时社会各阶层对青花瓷器的需求量较大,瓷器外销也很活跃,官府限制松弛,从而使民间作坊得到发展生产的良机。晚明青花瓷器产量很大,青花钴料有3个来源:衢州、信州的浙科、江西上高的邑青和丰城的粗料。器物大多是日用品,少数是陈设艺术品。装饰花纹内容很多,减少了官窑器纯粹表达皇帝意志的规范图案,出现了活泼的草虫图如蟋蟀、飞蝶,各类动物纹如牛、羊、虎、猫、鱼、吓、鹦鹉、鹭鸶等,还有人物戏曲故事、山水景物、庭园小景等。这些画面多配以题画诗,绘画内容、意境和笔法与当时的文人水墨画风格一致,都着意表现士大夫阶层在政治上失意、寄情山水田园的隐逸思想。由于广泛采取分水和晕染技法,多有大写意的情趣,面面开阔,笔意潇洒酣畅,钴料虽粗,着笔不多,但艺术效果不凡,有些绘画笔法,如用青花点染太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晚明青花艺术风格的渐变,为清代青花瓷的勃兴奠定了基础。流传到日本的古染村、祥瑞瓷,以及远销欧亚各国的芙蓉手,很多都是晚明天启、崇祯年间景德镇生产的。

明代晚期青花瓷有多高的收藏价值怎么鉴别好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在后来写的《我的前半生》、《复辟的形形色色》等书中国,对窃取故宫书画珍宝多有记述,方法是把宫里最值钱的字画和古籍,以我赏溥杰为名,运出宫外,存放在天津英租界的房子里。溥杰每天下学回家,必带走一个大包袱。这样的盗运活动,几乎一天不断地干了半年多的时间,运出的字画古籍都是出类拔萃中国取精的珍品……我记得的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墨迹《曹娥碑》、《二谢帖》,有钟繇、僧怀素、欧阳询、宋高宗、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人的真迹,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原稿,有唐王维的人物,宋马远、夏珪及马麟等人画的《长江万里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有阎立本、宋徽宗的作品……运出的总数大约一千多件手卷字画,二百多种挂轴和册页,二百种上下的宋版书……这批东西移到天津,后来卖了几十件。伪满成立后,日本关东军参谋吉冈安直又把这批珍品全部运到东北,日本投降后,就不知下落了。中国文物流失局面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联合教科文组织的估计,目前在全世界47个家的200多所博物馆,记录在案的中国文物有167万件,包括正常途径和非正常途径出去的。而外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据估计超过馆藏数量的10倍以上。

明代晚期青花瓷有多高的收藏价值怎么鉴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