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法流失到日本的宝级文物也是难以计数。中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先生,年近九旬,他对本报记者如数家珍地谈到,抗日战争打响之前,日本人就派遣了各种探险队,到处搜集中国文物,比如天龙山佛像的头部就被日本人敲走。战争期间,日本人更是明目张胆地大肆掠夺。比如洛阳金村墓葬出土的大量铜器、古籍,宋代百善楼200个宋代版本的善本书等等。 中国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锋也向本报指出,1945年前的50年,日本对中国文物的掠夺都是有计划的战略行为。比如参与修建满洲铁路的很多日本人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历史文化以及考古方面的学者,他们以调查当地地理情况为由,摸底中国文物古迹,他们对中国文化十分了解,知道哪些文物值得拿,哪些不值得拿。 中国有关方面一直没有放弃过追讨方式。牛宪锋向本报透露,他们目前正在关注一块流失到日本的唐代石碑——唐鸿胪井碑,这块碑目前存放在日本皇宫内。唐鸿胪井碑是唐朝时期的文物,上记载着唐朝派遣使节前往渤海册封的过程。1908年4月30日,日本海军大臣斋藤实将唐鸿胪井碑及碑亭(唐碑亭)作为日俄战争战利品交给日本皇宫。1910年,日本为收藏日俄战争纪念品修建了建安府,井碑和碑亭就一直存放在建安府的前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