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儿童餐具卫生检测 食品级餐具检测报告

名称:巴中儿童餐具卫生检测 食品级餐具检测报告

供应商:四川成环检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价格:600.00元/点

最小起订量:1/点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大观里3号1栋1层1003号

手机:17711562187

联系人:卫思琪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6073471

更新时间:2025-03-05

发布者IP:175.152.34.76

详细说明
产品参数
公司区域:四川省成都市
公司行业:餐具检测
售后服务:上门采样
服务种类:成都餐具检测
品牌:成环检
经营模式:检测

  常见餐具健康隐患

  1.陶瓷彩绘餐具

  陶瓷餐具具有不易生锈、不腐蚀、不吸水,耐酸 碱,耐高温的特性,更适合用来蒸、煮、烧、烤等。而现在的陶瓷餐具加入了色彩,花纹更显时尚,款式更是千变万化,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一项国家质量检测结果表明,1/4的陶瓷餐具铅和镉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属不合格产品。彩绘陶瓷含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保证颜料与瓷胎结合良好,彩绘 时会加入一些助溶剂,而助溶剂含有一定量的铅、镉等有毒性的物质成分,很容易通过食物进入人体,所以彩绘陶瓷餐具可能有毒。因此质量宝提醒消费者:如果买了不放心的产品,可用食醋浸泡几小时,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就应弃之不用。在选用釉上彩产品时,还应注意图案颜色是否光亮,若不光亮,铅、镉溶出量往往较高。千万不要贪小便宜在街上买三无陶瓷,安全性难保证。

  2.仿瓷餐具

  仿瓷餐具 (密胺餐具)由于不容易摔碎,受到很多主妇青睐。仿瓷餐具是指采用密胺树脂加木浆填料后制成的模塑制品。三聚氰胺与甲醛反应所得的聚合物,被称为密胺树脂。在沸水中成分稳定,甚至可以在150℃的高温下使用。而脲醛树脂是尿素与甲醛进行反应后所得,在一定的温度下,尿素与甲醛会发生分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劣质仿瓷餐具在热水中煮过后会出现刺鼻气味的原因,那是甲醛 。因此必须要小心选用。质量宝再次提醒:消费者选购仿瓷餐具时,应查看餐具是否标明厂址、厂名、执行标准等相关信息,是否存在变形等不良现象,尽量不要挑选色彩鲜艳和颜色深的仿瓷餐具,要选择有QS标志的产品。常温之下使用合格 仿瓷餐具,对身体健康不会有太大影响,但若遇到高温、高酸等环境,便容易加速有害物质释出。因此使用这类餐具过程中,不要放入微波炉,或直接在火上加热。 如果发现仿瓷餐具出现变色,要及时更换。

  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

  2016年10月19日卫计委发布了新标准GB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该标准将代替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于2017年4月19日实施。今天,小编就结合实际检测工作,对新、旧标准的内容变化做些解读。

  新标准名称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旧标准名称为《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新标准采用了消毒餐(饮)具作为对象,更加明确。而旧标准中将食(饮)具消毒当做一个名词使用,显然并不恰当。

  二、适用范围改变

  1.新标准规定

  规定了消毒餐(饮)具的卫生要求,适用于餐饮服务提供者、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服务单位提供的消毒餐(饮)具,也适用于其他消毒食品容器和食品生产经营工具、设备。不经清洗直接使用的餐(饮)具可参照执行。

  2.旧标准规定

  规定了食(饮)具消毒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细菌指标、采样方法及卫生管理规范。适用于宾馆、饭店、餐厅、食堂等饮食企业的食(饮)具,也适用于个体摊点的食(饮)具。

  3.新、旧标准适用范围的比较

  ①新标准中使用了微生物限量的名词,替代了旧标准中“细菌指标”,更显专业水准。

  ②新标准也适用于其他消毒食品容器和食品生产经营工具、设备。不经清洗直接使用的餐(饮)具可参照执行。旧标准没有这样的补充规定,显得不够完善,因为不少餐(饮)具相关产品标准都引用了本标准。

  三、感官要求改变

  1.新标准感官要求:餐(饮)具应表面光洁,不得有附着物,不得有油渍、泡沫、异味。而旧标准感官指标对物理消毒和化学(药物)消毒分别作了要求。在实际情况中[1] ,大多数食(饮)具集中清洗消毒企业普遍使用混合消毒方式,或当检验机构无法追溯被检测样品具体使用何种消毒方式时,就暴露了旧标准对于产品无法明确分类或者不适用的问题。新标准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2.新标准规定餐(饮)具表面不得有附着物,而旧标准要求化学消毒食(饮)具表面无不溶性附着物。毕竟可溶性的附着物也是不应被允许的,故新标准的规定更加全面。

  3.新标准删除了“无水渍”、“无洗消剂的味道”的要求,因为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可能使用煮沸方式消毒餐具,少量水渍不影响消毒和餐具使用效果,并且后者与现行的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饮用水必须含有余氯相冲突。

  四、理化指标改变

  新标准游离性余氯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的单位都统一为mg/100cm2 。旧标准游离性余氯单位为mg/L,而烷基(苯)磺酸钠的单位为mg/100cm2 ,统一之后更加规范。

  五、微生物指标改变

  1.新标准大肠菌群发酵法和纸片法的限量值统一为不得检出,单位统一为/50cm2 。旧标准大肠菌群发酵法的限量值为<3个/100cm,纸片法限量值为不得检出,单位为个/50cm2 。个/100cm这个单位本身是有问题的,可能为笔误,实际应为个/100cm2 ;并且旧标准中两种方法检测大肠菌群时的限量值也不一致。

  2.新标准致病菌项目只规定了沙门氏菌的检测要求。旧标准对致病菌的规定为不得检出,但是全文所有章节都未明确应该检测何种致病菌,导致检测机构常常出现混淆。如此标准6.1.2检验方法规定“按GB4789.1-4789.28执行。”这些检验方法中包含的致病菌项目有十几种。全部检测,肯定浪费人力物力,实际意义不大;选择性只做几种致病菌项目,又没有法律依据。

  3.新标准中规定对于餐(饮)具的大肠菌群检验,采用发酵法和纸片法均可,以发酵法为仲裁方法。旧标准仲裁判定依据描述不明确,一旦出现法律纠纷需要仲裁时,难以解释。

  六、标准附录改变

  1.新标准附录A改为餐(饮)具采样方法,其内容最大的改变是纸片贴于样品表面时间统一为30s,且纸片取完样后直接置相应的液体培养基内。旧标准的附录A为个体摊点食(饮)具消毒卫生要求,现已删除。

  2.新标准附录B改为大肠菌群检验方法,其中规定了大肠菌群培养温度为36±1℃。旧标准中大肠菌群的培养温度为37℃,未规定允许偏差范围,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旧标准的附录B为本标准用词说明,已删除。

  3.新标准增加了附录C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规定采样后的纸片直接置缓冲蛋白胨水中预增菌,实际上是增大了接种量,有利于沙门氏菌检出率的提高。而旧标准中规定采样后的纸片置入50mL灭菌盐水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制成原液,这一操作使样品变稀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