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10 20:22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在去年11月底的例会上决定,将原油减产协议延长至2018年年底。受此影响,国际油价2017年末至2018年初持续小步走高。分析人士指出,展望2018年,受到产量下滑、需求回暖、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以及美元走软预期等多项利好因素支持,油价继续回暖的概率较大。
原油供需趋于平衡
分析人士指出,从去年以来原油的供需进一步趋于平衡,这为油价持续回暖提供了基础,从当前环境看,这种趋势仍有望持续。
欧佩克与俄罗斯等10个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会议于去年11月30日在维也纳举行。会后,欧佩克轮值主席、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法利赫宣布,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延长原油减产协议至2018年底,以继续缓解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此举完全符合市场此前预期。
从2014年下半年起,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为应对这一局面,2016年底,欧佩克成员国和其他产油国达成协议,将日产量较当年10月份的水平减少180万桶,其中俄罗斯减产30万桶。这也是欧佩克从2008年来首次实施减产,当时该协议定在2017年上半年前有效,可以延期。去年5月25日,前述主要产油国在维也纳会晤后表示,为继续稳定国际石油市场,决定将实施的石油减产延长9个月至2018年3月。
目前持续的减产已经取得了成效,原油供过于求的局面得到一定缓解,国际油价有所回升,原油库存也明显下降。数据显示,WTI油价在过去一年内累计上涨18.8%至每桶62.17美元,布伦特油价在过去一年内累计上涨23%至每桶68.24美元。国际能源署(IEA)最近一期的报告指出,去年第三季度全球石油库存下跌6300万桶,为2014年来首次连续两个季度下跌。目前市场预计全球原油库存在去年第四季度仍可能继续下跌。
在库存下降的同时,全球原油需求稳步回升。IEA预计,2017年、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将分别增长9770万桶/日和9890万桶/日。
针对沥青产销量计划的增加,而适合生产沥青的原油资源却紧张的矛盾,2015年,镇海炼化紧紧抓住技术和管理两个轮子,努力拓宽沥青生产原料,成功利用沙轻、玛雅混合原油生产出A级70号沥青,减少了沥青生产对科威特和巴士拉原油的依赖,缓和了原油采购的压力。同时,公司强化内部管理,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确保产品从生产、化验、灌装、过磅到出厂各环节畅通无阻。
为进一步拓宽沥青产品销售渠道,占领国内和国际市场,镇海炼化还利用本公司沥青生产攻关专家组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努力开发高端沥青新产品,并成功生产出供西藏拉林高速的A级90号沥青和供澳大利亚的A级50号特殊指标的沥青产品。2015年公司产品继续远销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七国,累计出口各种牌号优质沥青达12.27万吨。
随着“东海牌”道路沥青产销量的增加,切实推进了镇海炼化原油的重质化,降低了原油采购成本,保持了炼油板块持续的赢利能力。同时,在满足市场需求中,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汇做出了贡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化。国内沥青市场总体需求疲软,加上茂名石化部分炼油装置大修,沥青产品产量大,后路畅通成为炼油生产稳定的关键。为此,茂名石化联合炼销公司,想方设法做大国外市场销路。同时,茂名石化优化生产工艺,保证沥青产品质量,优化运输港口的物流方式,提高下海装船效率,船运单批次装载能力从以往五六千吨上升到过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