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火鸡的厩舍环境和设备

时间:2016-09-13 16:10

  厩舍

  家庭饲养火鸡,一般不必单独建舍,废旧房舍稍加修整就可以利用。专业化饲养就需要根据养殖数量和

  今后发展规模建造火鸡舍。合理地规划和建造厩舍,给火鸡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是养鸡成败的重要环节。

  建造时,要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勤俭节约为原则。

  场地选择

  地势适中

  火鸡厩舍不能建在低洼地方。低洼地方雨季积水排水不良、空气潮湿易引起疾病蔓延。但是,也不能建

  在山顶上,因高处风大不易保温。而应选择地势稍高,排水良好,四周开阔,背风向阳的半山坡建舍,这样

  有利于日照和防疫。

  土质良好

  场地的土壤应是透水透气性能良好的沙壤或壤土。土壤未被鸡污染过。最好还要有一定肥力,以利在空

  隙处种植饲草和树木。

  水源充足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保证在干早时仍能供上水,没有自来水条件的用深井水源,地下水位应在2米以下

  。受污染的水不能用。

  交通方便

  火鸡场既不要建在交通要道上,也不能离交通要道太远。太近易传染疾病,音响对火鸡干扰大;太远运

  输困难,销售不易,又加大成本。还要注意与自然村居民有一距离。这样对火鸡场的防疫和自然村居民区的

  环境卫生都有好处。火鸡场应距主要公路、居民区、自然村500米以上为好。

  电源可靠

  电对饲养火鸡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条件,孵化、育雏、照明等都离不开电。因此电源必须可靠,为保

  证用电,有条件的单位最好有自备发电机,以防止万一。

  此外,火鸡场应建在主风向的上风头。火鸡场应设消毒间或消毒池。火鸡场建成后,应植树造林,搭凉

  棚,以利夏季防雨、防暑和降温。

  基本要求

  火鸡房,无论是旧房改建,还是新建鸡舍,都必须满足基本要求的条件。

  通风良好

  火鸡和鸡一样,体温高,代谢旺盛,呼吸较快,每天能排出大量的水分,因此必须把舍内的潮湿、污浊

  的空气和其它有害气体及时排出去,才能保证火鸡正常生长发育。

  目前新建的火鸡舍,大多利用自然通风,利用风力和鸡舍内外温差所形成的气流,进行通风换气。因此

  ,鸡舍要有利于通风、排水,有泥土地饲养。前后窗户。窗户要能开能关,以便根据不同季节的需要调节流

  ,窗口应加设铁纱网,以防蚊虫、苍蝇进入传播疾病。开窗多,有利于夏季通风降温;开窗少,有利于冬季

  保温。

  火鸡舍的通风换气,一般掌握在人进入鸡舍时,不感到气闷,没有刺鼻刺眼的臭味为宜。

  为了有效地通风,火鸡舍内部高度应为3一4米。窗子面积至少为火鸡舍面积的10%。

  阳光充足

  阳光对鸡的产蛋和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阳光可使厩舍保持干燥、温暖,并有消毒杀菌作用,还可促进

  鸡体对钙的利用,防止软骨病发生。因此,在建造火鸡舍时,一定要考虑采光问题。目前大部分均采用舍外

  设置运动场,让鸡在阳光下采光。如在建筑火鸡舍时,同时考虑到阳光能从窗户透入,那就更好了。

  冬温夏凉

  火鸡舍的建筑最好是向南或向东南,使之冬暖夏凉。同时,房屋的保温性能要好,便于做好冬春气温低

  时的防寒保温工作;夏季天热,火鸡舍要经常开窗,保持通风良好,运动场上最好有树荫或搭棚遮荫。

  地面千燥

  火鸡最怕潮湿,湿度大会减少火鸡的活力,潮湿的鸡舍使病菌及寄生虫产生和生存。使火鸡容易感染呼

  吸道疾病,危害鸡的健康。一般新建鸡舍的地基应高出地面30-50厘米。利用旧房改造和已建造的鸡舍在室

  外开两条沟,以保持厩舍地面干燥。地面最好是水泥地,以便清理粪便和冲洗消毒。为节约,也可用石灰煤

  渣铺地,尽量避免泥土地饲养。

  密度适当

  鸡舍面积要宽大,如果鸡舍很小,鸡群拥挤,就必然会影响生长发育和产蛋,还会引起啄羽、啄肛和啄

  蛋等恶癖,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在建造厩舍时,应根据气候、房屋大小、有无运动场而定。如果气候

  温和,有运动场,舍内通风好,密度可大一些;反之,密度应小些。

  占地面积

  一般每只火鸡应有0.6-1.4平方米的地面。中体型火鸡为每只0.8平方米。重型火鸡为每只1平方米。

  每栋鸡舍或每个大的饲养间,都要留有足够面积的贮存间,以利于饲料、垫料、种蛋、药品和工具的贮存。

  如有条还应考虑隔离间,以便隔离治疗病鸡。

  旧房舍的改造和利用

  利用闲置不用的库房、猪圈、马棚等闲空房屋,按照火鸡舍建筑的要求,改造成火鸡舍是很经济的一种

  方法。火鸡能耐寒;青年以上的大火鸡,只要有个简易的草棚也可过夜。在改造时,重点应考虑通风、采光

  、保温、防疫消毒等问题。

  四、厩舍形式

  不强求一律,以坚固耐用,造价低廉为原则。一般根据屋顶样式有单坡式、双坡式、双坡天窗式和拱式

  。

  单坡式:鸡舍跨度小,阳面高,阴面矮,用料较少,造价较低。

  双坡式:鸡舍屋顶为尖形,前后有等长和不等长之分。等长的适于建跨度较大的鸡舍。不等长的朝阳面

  坡短,背阳而坡长,有利于舍内采光和保温。

  双坡天窗式:这适于立体笼养方式,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但结构复杂,造价偏高。

  拱式:造价低,用料少,保温良好。

  五、火鸡舍的布局

  火鸡舍的布局,应本着有利于生产,有利于防疫,有利于运输,方便生活的原则来布局。规模较大的火

  鸡场要恰当地考虑好生产区、行政区、生活区的布局(见图3)。

  中小型火鸡场也应进行合理的规划,要使种火鸡培育,蛋的孵化,育雏和商品火鸡饲养等,一环一环地

  衔接起来;对产品的集中、贮存和运输,也要妥善安排;饲料供应,上下水道及供电均应有完整的系统,还

  应安置卫生防疫设备等。还要着重考虑主导风向,例如主导风向是南风,鸡舍应建在南坡上侧,从南到北按

  孵化室、育雏室、童鸡舍、青年鸡舍、种鸡舍等次序排列。每幢之间应有30-50米的距离,这样有利通风、

  防疫。

  火鸡的青绿饲料不可短少,应该安排有一定数量的饲料地。还要重视鸡场的绿化工作,创造良好的生产

  环境。

  火鸡一般要设运动场,面积为火鸡舍的3一5倍。场内的地面应有利于排水,宜铺以砂子或设有砂浴池,

  供火鸡觅食砂粒和进行砂浴。

  第二节  厩舍环境

  环境是一切动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家禽在条件优越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健康成长,不利的环

  境会对火鸡造成不良影响。

  温度

  火鸡属恒温动物,在一般环境条件下,能通过各种发热和散热方式来调节自身的体温。

  火鸡皮肤没有汗腺,不能用排汗方式来散热。当环境温度高时,就张嘴喘气,增加呼吸次数,以加速体

  热的散发;张开翅膀,皮肤血管舒张,促进体表热量的扩散;减少活动,减少代谢产生的热量;减少采食量

  ,增加饮水量;下腹紧贴地面,促进体热向地面传导。火鸡对冷热的耐受力较一般鸡强。只有当气温达38-

  40℃时,火鸡才表现采食少或停食现象。当环境温度过低时,火鸡表现为颈部收缩,体躯蜷缩蹲伏,以至将

  头部藏在翅下,来减少体表面积;皮肤血管收缩,减少体热散发;增加采食量,加强代谢产热;皮肤紧缩牵

  引毛根,使羽毛竖立蓬松,羽毛间空气增多,使保温作用增强。颤抖身躯,增加产热。

  温度对火鸡的影响

  影响羽毛生长。雏火鸡在高温环境下,羽毛生长速度缓慢,羽毛卷曲;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羽毛生长

  较快。夏季连续高温会使产蛋火鸡提早脱毛换羽,缩短母火鸡的产蛋期限。而冬季强制换羽,效果不佳,会

  延长换羽期。

  影响产蛋性能。产蛋率受温度条件的影响很大,日平均气温在15-25℃是产蛋的最适温度,10-15℃和

  25-30℃对产蛋的影响不大,通常在7℃以下和30℃以上对产蛋有明显的影响。产蛋温度以21℃为最佳,每降

  低1℃,产蛋率下降0.5%0温度在25-30℃范围内,每增加1℃产蛋率下降0.5%。

  影响饲料效率。鸡舍温度越低,鸡体散失的热置越大,消耗的能量也较多。如果吃进的能量不够,鸡就

  将一部分蛋白饲料转化为能量消耗,使饲料效率明显降低。高温环境对饲料效率也有影响,尤其是对产蛋量

  的影响很大,产蛋率下降,饲料效率随之降低。

  影响采食量。鸡体为了维持能量代谢的平衡,保持正常的温度,随着舍内温度的降低,采食量也相应地

  增加,温度越高则采食量越少。

  影响饮水量。温度越高饮水量越大,夏季火鸡通过增加饮水量来加速体热的散发。产蛋母鸡体温高,呼吸

  频率快,需水量相应要更多些。

  影响蛋的质量。温度影响蛋壳厚度和蛋的大小。冬季气温低,蛋壳较厚;夏季超过30℃时蛋壳变薄,破

  蛋的数量增加。温度影响蛋的大小,气温在10℃以下时,蛋重有所增加;在30℃以上时,蛋重有所下降,气

  温在10-29C时,蛋重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