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鸵鸟养殖出路何在

时间:2016-09-09 14:58

  在我国,鸵鸟养殖业还是一个相当年轻的产业,至今仅有5年多的历史,但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它的诱惑力是相当大的,其一是鸵鸟肉因其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且肉质细嫩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英国等国家,鸵鸟肉的消费量一直很大,一般消费阶层家中的餐桌都有用鸵鸟肉做成的菜肴。其次是鸵鸟的制品属于高档消费品,用鸵鸟皮做成的手袋、皮带和皮鞋价格不菲,仅一只小小的皮夹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的售价就要达到400多元。

  90年代初,广东首先从国外引进鸵鸟试养并繁殖成功。由于种鸟的价格高,出售种鸟就能获取高额利润,因此,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纷纷办起鸵鸟场。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国内有400多家鸵鸟养殖企业。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我国的鸵鸟养殖大部分还处在体内循环阶段,也就是说,不少养殖场还是以卖种鸟为主,他们没有把目光投向真正的市场——广大消费者。部分养殖场虽然已经开始向市场供应鸵鸟肉,但这些鸵鸟肉并没有走到居民家中,而是都来到了宾馆饭店,作为高档的菜肴与普通消费者相逢甚少。而鸵鸟的加工业起步则更晚,由于技术上要求比较严,因此鸵鸟的加工不是想上就马上能上的。

  那么,出路在哪里?眼下,国内部分起步较早的养殖企业已开始觉醒,如北京、辽宁、山东等地已经向鸵鸟的加工业进军,开发生产鸵鸟的皮革制品及艺术蛋壳,并开始发展商品鸵鸟。可喜的是,本市的钱江鸵鸟发展有限公司也不甘落后,他们已从单纯地向别家养殖场提供种鸟,走向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再建一个养殖基地,并把这些鸵鸟分给当地的农民饲养,到一定的规模时,发展商品鸵鸟。目前,该公司出售给上海等地的鸵鸟肉的价格是每公斤120元,该公司的陆锡元总经理说,预计,两年后国内市场上的鸵鸟肉的价格每公斤只需40元,届时普通市民也能消费。

  发展鸵鸟养殖业关键还在于是它的深加工,目前,就全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和国际水平尚有一段距离。江浙沪的鸵鸟养殖企业也深感责任重大,会后,钱江鸵鸟发展有限公司已与上海嘉宝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准备跨地区搞联合加工。且开发出来的鸵鸟制品尽量面向一般的消费阶层。

  虽然,今天鸵鸟肉及其制品的价格还不是我们普通市民的日常消费能够承受得起的,但从鸵鸟养殖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鸵鸟肉及其制品走向大众市场的日子已经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