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田黄印章哪里拍卖最好

名称:名家田黄印章哪里拍卖最好

供应商:东缘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价格:99999999999999.00元/克

最小起订量:1/克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中山西路1065号(Soho)中山广场B座十楼

手机:18301839368

联系人:肖强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64711702

更新时间:2014-07-07

发布者IP:116.231.82.205

详细说明

  上海东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服务范围:古玩鉴定、古懂拍卖、艺术品鉴赏、艺术品拍卖、销售展览等

  《寿山石志》考证田黄形成于数百万年前第三纪末期,寿山石矿的部分矿石受风雨剥蚀,自矿床分离而散落于溪旁基础岩石上,逐步被沙土覆盖,形成冲积性砂矿沉于田地中及河 滩下。田石埋于砂土中,日久天长,其表皮铁质酸化,致使石色外浓内淡,产生了色皮与“萝卜纹”等特征。田黄产于总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寿山溪一段约8公里的溪流及溪旁水田的底下。

  1基本信息

  印章昂贵

  田黄印章昂贵而稀有.为了解其特性,避免错失,必须对田黄印章的用材,作科学之分析. 本照片之田黄印章为田黄王. 糸昂贵之田黄冻. 据云系当年末代皇帝溥仪赏玩之物. 经故宫古玉权威连少卿鉴定并亲自签名发证书为:

  “163克. 淡柔黄色田黄石章. 整体为淡柔黄色,石质具田坑石特征. 萝卜性,红筋明显.表面薄意纹饰佳.为清代晚期作品. 具很高收藏价值。”

  2田黄产地

  出产界限

  田石——产于寿山乡内外洋的溪田中。上有坑头洞,洞旁有溪,长约数里,即寿山溪。通常以溪水所灌溉的水田范围,作为出产田石的界限。

  产地不同而分类

  其品种根据产地不同,分上坂、中坂、下坂、碓下坂及搁溜田等,其中中坂所产田石尤佳。色分红、黄、白、黑等。红者曰“红田”,黄者称“田黄”,白者呼“白田”,黑灰者谓“黑田”。另有外白内黄的“银裹金田”、外黄内白的“金裹银田”、外裹黑色薄皮的“乌鸦皮田”。

  3种类

  橘皮红田

  橘皮红田为上三坂所产。色素以红,黄为主,尤以深红居多。色似红橘皮,而红得更深更浓,似红琥珀,但比琥珀温婉可亲。肌理蕴极细致之萝卜纹,绵密而欲化。其质纯优,凝灵成冻,为田石中色度最饱和者。橘皮红应为正红田,占田石产量比例中最少部分,且材积多不盈两,故极稀罕。材、形好的橘皮红被列为田石的极品。

  煨红田

  煨红田多产于上、中坂田中,外层色红如丹枣,表面常有黑色斑块如黑皮,材积亦极小,灵度逊于橘皮红田,显微透明状,质亦比田黄稍坚硬、乾涩、常无明显的萝卜纹。

  相传乃因石农垦地烧草时,土里的小田黄经火熏烧,达到一定温度而变色,故也属稀品。但多因质燥,材小而不为收藏者所珍爱。

  田黄

  指黄色的田石。上坂、中坂、下坂、碓下坂的溪田中,及沿溪而下数里至双溪皆可掘得,占田石产量最多。各坂的田黄色质微有区别:上坂多偏嫩而清淡;下坂以下多偏硬黝;中坂的色质为最佳。其黄色之浓淡各有千秋。

  白田

  指白色的田石。多掘自上、中坂、质灵腻嫩透,酷似坑头水晶。常有赭黄格似血缕,萝卜纹如鲜嫩之白萝卜肌理,极细而化。因石通灵,色纯淡,故格、纹比各色田石更为明显而有致。白田偶有黑色的裹皮,也有色白浑浊且状似砂粒的斑皮,斑皮均多深入肌理而似雪花。有黄皮的白田,即所谓“金裹银”,极难觅得(图28),其色并非纯白,皆略带淡黄或蛋青色,灯照则肌理皆泛黄红,有别于掘性白高山(图29、30)。

  黑田

  黑田有纯黑和灰黑二种。

  纯黑田指黑赭色田石。多出于铁头岭及下坂一带的田中,常见有黄色石皮。质亦较细,萝卜纹比它色田石略粗,肌理浑而微透,并常伴有细小黑砂钉(图31)。

  灰黑田色较淡而灰。皮或黑或黄,质多粗硬浑杂而间有黑砂点。萝卜纹常粗散不匀。产地除上述外,上、中坂也常有出产。为下品田(图32)。

  黑田中偶有质灵、纹细,肌理灰黑而显青绿色调,人或称之为“绿田”(图33)

  黑皮田

  即“乌鸦皮”田。外表附有微透明、黑色石皮。上、中,下三坂均有出产。皮无纯黑,而黑中又微带青绿或灰绿色,又称“蛤蟆皮”。其皮内或白田或田黄,色质、纹理和寻常无皮之田无异,唯多伴有小黑钉。单层的乌鸦皮田灯下能透,其肌质易于鉴识,若乌鸦皮内再有一、二层黄皮或白皮则难以灯照鉴别,不过这类含多层石皮的田石,若皮质细腻、无杂色、无砂斑,则多见其里色质俱佳,犹如冻石,实属难得之材(图34)。

  银裹金

  指外白内黄的田石。

  许多白田或多或少总带有黄心,田黄亦常带有白皮,“银裹金”原指白田中有较多的黄心,或田黄的白皮稍厚稍多的,皆统称为“银裹金”田。前者的黄心如蛋黄亦如黄心的蕃薯,黄亦明快纯净而淡雅,质极细嫩灵腻,而纹路比各色田石更隐约难寻,几乎不可见。後者的黄多介于黄金黄与桂花黄之间,接近黄金黄,但稍含粉色,萝卜纹细密有致。材积好、色质佳的银裹金,亦属田石之上品(图35)。

  碓下田

  产白碓下坂。皮青黄而稀薄。外层肌质色较浓,黄而偏褐,肌理浅淡。或有明显的细密萝卜纹,纹痕稍直,并伴有虱卵状小白点。质灵透,但乾裂较多(图36)。

  搁溜田

  又称滑溜田。属沿溪迁移而下的田石。上四坂溪田表层或沿碓下坂而下至九手、回龙、双溪,溪中浅表沙层中偶或可得。纹多偏粗而显露,纹行齐直,有的疏密不均、粗细不匀。粗者极粗,细者仅微小部份亦同寻常田黄。色多褐黄。亦常附有小片黄皮,黄而灰绿,粗涩如士粉。肌理常伴有黑砂钉或星散小白点。其中露土被阳光曝晒的,阳面往往退化,变得粗涩乾裂,而阴面还不失田黄本色(图37)。

  九手田

  产于碓下坂至善伯山脚一带的寿山溪流周围,多为深层砂土中掘得,产量稀少,亦属难得。其色或淡且泛白,或显褐红色。肌理无纹或纹细如丝。多附有稀薄小片黄皮。质地绵韧,显半通灵或微通灵状,裂格较少,偶有星散小白点或细小黑钉。温润稍逊于上三坂之田。色浓质优的“九乎田”,人们通常将它归类于下坂田(图38、 39)。

  硬田

  是指各坂所掘的田石中,肌质坚硬而粗劣的。所带之皮似牛蛋皮或鹿目皮,但皮质比牛蛋黄略细,皮色也沉而微绿。肌理或不见纹或纹路粗杂。通灵度差,且时含硬砂(图40)。

  田黄石的鉴别

  田黄系自然块状独石,外观形似卵石,但稍经摩挲便觉细腻滋润。雕琢之後,倍加绚丽夺目。潘主兰先生诗云:“吾闽尤物是天生,见说田黄莫与京。可望有三温净腻,绝非夸人敌倾城。”田黄石的鉴别,并非深不可测。只要经常接触,细心观察,科学分析,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加深对田黄石的认识和理解,领略其自身的特点。诸如田黄的外表裹皮、肌质纹理,品类,色相、格裂形态、比重等特征及田黄与其它掘性石的区别,均为鉴别田黄石的主要依据。

  上海东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服务范围:古玩鉴定、古懂拍卖、艺术品鉴赏、艺术品拍卖、销售展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