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中国钢铁面临欧盟最高达73.7

时间:2016-10-14 10:33

  说明

  彭博社10月8日报道,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两种钢材实施最高达73.7%的关税,力图减缓安赛乐米塔尔和蒂森克虏伯等欧盟钢铁企业面临的竞争。

  欧盟的贸易执行机构欧盟贸易委员会10月7日在官方公报中表示,由于从中国进口的热轧卷板在欧盟市场上倾销,包括塔塔钢铁英国公司在内的欧盟企业面临“受到实质性损害的直接风险”,由于中国厚钢板在欧洲倾销,已经造成了此类损害,该关税将于周六生效,持续六个月,有可能延长至五年。

  此次关税针对武钢股份、鞍钢股份以及河钢股份等中国企业的热轧卷板和厚钢板。这些公司涉嫌在欧盟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钢材。

  对此,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9月初曾对界面新闻记者称,今年年初钢铁行业从业者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的游行,改变了人们对中国的印象。

  伍德克是德国人,目前任巴斯夫中国首席代表和总经理。他自1982年就来中国经商,对中国的评价既热爱又一针见血。

  今年2月15日,欧洲5000多名钢铁从业者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外举行游行,抗议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钢材,并警告欧盟不要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无独有偶。4月,上万名钢企工人在德国杜伊斯堡游行,抗议中国出口廉价钢材。5月12日,欧洲议会全体会议通过非立法性决议,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伍德克称,一旦一个问题进入欧盟公众性的讨论,就像钢铁产能过剩,中国就不得不面对贸易防护手段。“钢铁产能过剩已经进入了欧洲议会,成为其讨论的一部分。而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贸易防御措施(TDI,包括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也不能满足欧洲公众的期待。”

  伍德克说,因为贸易数额的流向,欧盟在贸易谈判中出现了强硬态度。

  中国的钢铁产量占据世界产量的一半左右。由于内需放缓,中国的钢铁出口量开始剧增,2015年突破了1亿吨达1.12亿吨,同比增长19.9%,占中国钢铁生产量的约10%。

  今年前八个月,中国钢铁出口增速放缓,但同比去年仍增加了6.3%,达到7186万吨,全年出口量可能过亿。与此同时,钢材出口价格与去年同比下降了14.5%。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钢铁产品频频引发国际贸易摩擦。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称,今年1-8月,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救济案件数量众多,共有来自20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85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103.21亿美元;案件数量同比上升了49%,涉案金额同比上升了94%。

  其中,钢铁产品居首,共计35起案件,涉案金额58.86亿美元,占今年同期全部贸易救济案件数量和金额的约一半,案件数量和金额分别上升了40%和63%。

  在伍德克看来,如果中国在2009年就控制过剩产能而采取举措,现在就不会有这样的后果。

  在今年9月初的杭州G20峰会上,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成为峰会关注的一个主题。

  欧洲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在峰会间隙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已做好准备,为欧盟钢铁产业和工人的利益提供保护措施。“钢铁产能过剩是全球性问题,但中国也有特殊之处。近些年,欧洲钢铁产业失去了上万个就业岗位,我们必须要采取行动。”

  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峰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再次强调,从2016年开始,中国正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调节供求关系,用五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

  中国计划2016年全国压减粗钢产能4500万吨,前7月累计完成压减炼钢产能2126万吨,占全年任务量的47%。为了加快下半年去产能进度,中国政府向各地派出10个督查组,部署化解过剩产能专项督查。

  伍德克称,中国在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上已经做出了决定,也希望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蓝图在这里,路线图值得进一步推敲。”

  他认为,产能过剩对欧盟在华企业造成的影响并不大,因为欧盟企业在这些过剩产能领域中投资受限,产能过剩更多是中国企业要面对的问题,欧盟企业关注的是未来哪个领域会产能过剩。

  “但由此产生的本地保护主义和不良贷款的问题,也让我们感到非常担忧,会影响欧盟的企业。”伍德克说。

  伍德克也认为,欧盟也是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中的一部分,需求疲软和迟迟不能推动的改革也是问题所在。但是,欧盟目前讨论更多的并不是到年底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是否遵行停止对中国商品反倾销措施中的替代国计算方法,而是能否充分利用TDI手段,防止大量进入欧盟的产品对产业造成冲击。

  相关资讯

  中方对欧盟在钢铁领域表现出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担忧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0月7日,欧委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板卷和中厚板两类钢铁产品作出反倾销调查初裁,并决定实施为期6个月的临时反倾销措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称中方对欧盟近期在钢铁领域表现出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表示高度关注和担忧。

  该负责人表示,欧盟近来针对中国多种钢铁产品使用了不公平、不合理的替代国调查方法,频繁实施贸易救济措施,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利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审慎、克制、规范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各种贸易措施应当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公平、公正、透明地实施。希望欧盟严格遵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充分保障中国企业抗辩权利。

  该负责人指出,中国钢铁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份额不足5%,不会对欧盟钢铁产业造成严重冲击。欧洲钢铁困境的根源不是贸易,而是经济增长乏力。轻率地采取贸易保护、限制市场公平竞争等错误做法,不是欧盟钢铁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途径。我们希望欧盟理性分析、客观看待当前钢铁产业面临的问题,审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和采取贸易限制措施。

  该负责人强调,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重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并将减少及不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至2018年底。中方对欧盟随后连续对中国钢铁产品采取贸易保护行动表示遗憾,呼吁欧盟信守在国际场合下做出的承诺,避免向外界发出错误信号。中欧在钢铁领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前景,中方愿意加强与欧方的交流和沟通,妥善解决当前钢铁产业面临的问题。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中国新闻网、世界金属导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