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德元宝凑巧笔者也藏有一枚“乾德元宝”折五型钱。该钱生坑,黑绿色硬绣裹身,沧桑感十足。轮郭周正,铸工精整,有鎏过金的痕迹。“乾德元宝”四字楷书略带行体,书法生动活泼,呼应生趣。与《古钱大辞典》钱图不同之处在于该钱钱背没有月纹。
华普《中国古钱大集》则记述其“特征:铸工粗劣,质薄,字文漫晦不精。”
此泉与孙仲汇胡薇著《古钱币图解》(上海市钱币学会主编的‘钱币丛书’之一)157页下图(一上R9)如出一辙。其铸工可视规整,廓圆郭正,地章平坦,但穿口内没有修净,也许是此钱的一个特征;其书意较为端庄,文字流畅,‘元’字鲜有特色,但‘德’与‘宝’字细观察字口不甚清晰。
乾德为前蜀王衍所用年号(919~933年)。"乾德元宝"钱径2.4厘米,重3克;有铁钱。公元919-924年铸.
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后主王衍,乾德年间(公元919~924)铸造。版式为小平钱,有折五型存世,然极其罕见,但小平钱存世较多,价格不高。博宝在线拍卖网一年内共上拍乾德元宝281枚。
折五型则为古钱之大珍品。前蜀后主王衍前蜀后主王衍(公元899年-926年),王建子,公元918年登基,公元925年去位,在位7年。王衍奢侈荒淫,营建宫殿,巡游诸郡,耗费大量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太后、太妃卖官鬻爵,臣僚也贿赂成风,政治十分腐朽。同光三年(925),后唐庄宗李存勖发兵攻蜀,王衍降,前蜀亡。后来,王衍被送赴洛阳中途被杀,死时28岁。
江苏文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近几年对乾德元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乾德宝背仰月铁质--------------价格:RMB1,770,000----日期:2017-04-14
五代前蜀王建铸天汉宝、光------价格:RMB2,710,000----日期:2016-07-07
“唐国通宝”2、“通正--------价格:RMB2,370,000----日期:2016-03-09
“乾坎艮震”花钱及“家国永----价格:RMB2,250,000----日期:2017-07-17
乾德宝背仰月铁质--------------价格:RMB1,380,000----日期:2017-06-06
乾德宝------------------------价格:RMB2,330,000----日期:2017-07-13
“乾坎艮震”花钱及“家国永----价格:RMB1,640,000----日期:2017-09-09
铸乾德宝背上仰月挂钱----------价格:RMB1,940,000----日期:2017-04-23
“唐国通宝”2、“通正--------价格:RMB2,580,000----日期:2016-01-08
五代十国前蜀乾德宝背上月------价格:RMB1,980,000----日期:2016-09-13
五代十国时,钱的种类多,太乱。史书上没有相关的记载,要了解五代十国的古钱币,要是需要古钱币学家的钻研才能得到比较的轮廓。
五代时后梁开平年间,古代珍宝币方面,有铸开平通宝大钱和开平元宝的,但没有多少被遗留下来。比如后唐有天成元宝,但不多。后晋有天福元宝,后汉有汉汉元通宝,后周有周元通宝,等等。这些古代珍宝币传世数量有限。当时民间也可以私铸,故很多遗留的都是私钱。相比之下,在古代珍宝币中,汉元钱是比较精美的一种。
江苏文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正规艺术品公司
纵观近几年来的收藏市场,总体成交数据呈现出连年下滑态势,以至于市场上关于“回调”的探讨不绝于耳。然而,在每年的春秋两大拍卖中,却总能冒出一些“任性”成交的“亿元”拍卖数据,给低迷的市场提振信心。事实上,正是这些大收藏家们的“任性”表现,为助推艺术品市场整体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心支撑和资金源泉。
征集范围:
名贵宝材:人参、何首乌、灵芝太岁、各种动物宝、麝香等;
各朝钱币:民初晚清各版本金币银币铜币等;各朝代古钱币;
古玩杂项:鼻烟壶、青铜器、佛像天珠、紫砂壶、名贵木材等;
晶莹宝石:红蓝绿宝石及原石、各类奇石、各类陨石、化石等;
高古玉器:和田玉、高古玉、明清玉、红山良渚文化、孝粉碗;
古籍善本:名人书画、宫廷书画、古旧书籍、古医书、等等;
珍品瓷器:清三代瓷器、瓷板画、青花瓷、珐琅彩、五大名窑;
要说收藏圈里的“任性”帝,恐怕非刘益谦莫属了。因为他的每一次出手几乎都以天价追逐精品为主,且常常高调,因而广为业界“熟知”。笔者翻阅了其近的几次大手笔拍卖:2014年4月,他以2.81亿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同年11月26日,又以3.48亿港元拍下了被誉为唐卡之王的十五世纪“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2015年11月以1.139亿港元拍下“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弘纹瓶”;而今年在香港苏富比成交的张大千《桃源图》,买家正是刘益谦。
这一系列出手,在普通人看来或许只能以“有钱任性”来理解了。但深入分析,对于收藏家而言,艺术品收藏本身也是一种投资手段。其中精品资源是十分稀缺的。这就为投资留下了潜在增值空间。这也正是刺激收藏家参与的源动力。因此,面对转瞬即逝的精品资源和投资机遇,大收藏家往往只能通过“任性”举槌报价争抢。因为他们懂得:这一次得不到,在不确定的未来出现时,价格只能更高。收藏投资者作为艺术品的投资人,同时也是艺术品市场价位的推手和受益者。正是因为他们在两者之间不断转换身份,终促成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委托征集单位:江苏文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