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清代漆器图片和收购价格

时间:2017-09-29 09:56

  清代漆器在近两年的拍卖市场上,随着名家珍藏纷纷出炉,拍卖市场上出现的漆器重新开始走强。特别是收藏家父子李汝宽和李经泽组成的“李氏家族重要漆器珍藏”,更是让香港佳士得成为了漆器拍卖中的领头羊,目前漆器拍卖价的作品也是来自于他们的收藏。去年推出的专场是其收藏品第三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其中,宋代的剔彩龙纹折沿盘,估价150万港元至200万港元,成交价则达到了818万港元;另一件明洪武剔红四季花纹圆盒则以662万港元成交。

  我国是世界上早使用漆的国家。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的朱漆涂饰木碗,是我国迄今发现早的漆器。战国至西汉,是漆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战国漆器的制作,经历了一个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漆器作为饮食器具,当时制作极盛,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金、玉、铜等容器。明清两代是漆器艺术的又一巅峰时期。明永乐年间,御用监在皇城内设置了御用漆器作坊果园厂,扩大雕漆、填漆等漆器的生产。清代也十分重视漆器艺术,雕漆工艺开始应用到大件的家具上,其显著特点就是颜色鲜艳喜庆、纹饰精致华丽。以后一直到延续大清朝灭亡,漆器这门宫廷艺术才开始走向民间。由于明朝之前的唐宋元漆器大部分都流失到海外,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漆器大都是明清时期的。根据历年来漆器的拍卖成交情况看,明清剔红漆器拍卖价格,也受市场欢迎。

  早在2006年,在上海古玩古玩心拍卖会上,一件清代“乾隆剔红御制诗笔筒”,拍出606.3万港元。同年,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件清代“乾隆脱胎朱漆题诗菊瓣形盖盒”也以550万元人民币落槌。2007年,在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朝宣德“剔红双螭荷叶式盘”以497.3万港元成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12月3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明永乐“剔红双凤莲花盏托”经过众多买家激烈角逐,终奇迹般创下了3314万港元的天价,这件剔红漆器珍品不仅工艺极为复杂考究,为珍贵的是盏托内还有乾隆皇帝的御笔题诗,该器件也创下迄今为止中国漆器拍卖的成交记录。

  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近期对清代漆器市场价格分析后估价表:

  清代漆器刻工人物三件套套盒----价格:RMB3,270,000----日期:2016-10-25

  漆器六角开光描金花鸟帽筒------价格:RMB3,370,000----日期:2016-10-19

  清代漆器刻工人物三件套套盒----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7-02-08

  清代漆器雕刻山水泛舟人物赏----价格:RMB2,520,000----日期:2017-02-09

  清代漆器御题诗莲花盘----------价格:RMB1,560,000----日期:2017-07-04

  代漆器六角开光描金花鸟帽筒----价格:RMB2,880,000----日期:2016-08-26

  汉代形器漆碟一对和清代漆器----价格:RMB3,940,000----日期:2017-01-10

  代漆器六角开光描金花鸟帽筒----价格:RMB1,710,000----日期:2017-03-04

  清代漆器刻工人物三件套套盒----价格:RMB3,830,000----日期:2016-08-01

  汉代形器漆碟一对和清代漆器----价格:RMB1,980,000----日期:2016-05-24

  200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5件清代漆器全部成交,总成交额高达241.5万元,其中一件清乾隆年间的剔红锦纹书本式盒盖以161.1万元的高价成交。2004年10月的上海古玩古玩心拍卖会上,一件永乐剔红雕漆云龙纹盖盒引起了漆器收藏者的关注,终以1126万港元成交,一举刷新了中国古代漆器的世界成交记录。

  漆器发源自中国,是我国传统工艺,其文化深植于远古。清代乾隆时期漆器工艺表现形式丰富、工艺技术高超,是漆器制作蓬勃的时期。从清宫的陈设装饰、文房用品、家具器皿、宗教法器到帝皇宝座,都能见到漆器华丽的身影。其漆器使用材料丰富,制器手法多样,制作工艺精良,以及使用性能卓越,文化内涵丰厚,均超越了前代,集历代之大成,达到历史的高峰,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