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白"瓷器主要以顺应市场需要的造型为主,除部分订制外销的产物外,大部分造型都是民间黎民常用的一样平常用具,如碗、盘、盆、杯、碟、壶、炉、盒、洗、盏以及文人书生和宗教方面的用品、陈设品等。明代是德化陶瓷史上瓷塑艺术为繁盛的时期,其时作品许多,如观音、达摩、弥勒、如来、寿星、关公、童俑以及种种瓷塑人物造像。同时还作育了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一批瓷塑艺术大师。其中尤以何朝宗的瓷塑雕像特色,被誉为"东方艺术"、"世上无二的珍品"、"可与米兰的断臂维纳斯相媲美......"。"白"瓷以其工艺和艺术的独到之处,赢得了众人的公认,在中国陶瓷工艺史和天下陶瓷工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对于明代佛像的真诚,清代造像大多做工细腻,花纹繁复,颇有盛世之风。
本公司近几年对明代瓷器佛像市场分析估价:
明铜鎏金师佛----------------价格:RMB3,820,000----日期:2017-02-03
十六世纪铜鎏金尼泊尔佛像------价格:RMB1,240,000----日期:2017-01-01
明铜鎏金师佛----------------价格:RMB4,230,000----日期:2017-06-02
15世纪摩利支天--------------价格:RMB1,880,000----日期:2017-02-27
清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3,840,000----日期:2018-01-14
明代瓷器佛像图片大全,现在市场流通量多的是清代佛像,虽然价格不如明代佛像,因明代佛像佛像存世量很少。故价格较高,相对于清代佛像市场相对较量平稳,时而有高价佛像拍出。一座清乾隆时期的“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身价被拍卖定格在了110万元,让人赞叹不已。
近两年来,从拍卖市场体现来看,明德化窑何朝宗白瓷塑佛像行情看涨,且大多保持在数百万元的价位,2014年德化瓷拍卖价格位居前三的皆为明德化窑何朝宗塑佛立像,其中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的明代德化窑何朝宗白釉达摩陶瓷立像成交价为1139万元人民币,创德化白瓷拍卖新纪录。
近几年明代瓷器佛像市场行情价格:
清乾隆霁蓝釉天球瓶------------价格:RMB4,130,000----日期:2018-01-07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价格:RMB1,660,000----日期:2017-06-23
铜释迦摩尼佛像----------------价格:RMB4,930,000----日期:2017-08-14
明铜鎏金师佛----------------价格:RMB2,340,000----日期:2018-02-21
明早期加彩佛像----------------价格:RMB3,710,000----日期:2017-02-18
明代瓷器佛像评估,清代佛像脸型周遭丰润,丰颐宽额,五官细腻,双目传神。身体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多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为宽大。胸前所饰的璎珞、串珠镌刻得极为细腻细腻。莲座底沿显着外撇,莲瓣规整,扁平,一样平常只围泰半,度母眼线为一波三折式,间距较宽,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
康熙朝佛像的面相丰圆适中,较为秀美,尤其是双眼的塑造是写实性的,上眼睑呈弧形,略有上扬的感受。菩萨像的帔帛从双肩下垂,又优美地向两侧甩出,然后缠绕双小臂,通过双臂再双双复搭于台座前成垂带状。
"白"(又称"乳油白")瓷器,是明代德化窑制瓷匠师选用当地优质瓷土质料,按一定配比,在氧化焰气氛下烧制而成的一个珍贵瓷种。"白"瓷器的质地坚韧莹润,细腻匀洁,素静淡雅,稳重大方,在白色中微显黄色,犹如凝脂,具有质地的温润感。其装饰工艺包罗刻花、画花、描绘印花、堆贴花和雕塑等多种技法。花纹一样平常较为简朴,以梅花纹居多,叶纹、弦纹、回纹等亦有所见。
从近些年来的拍卖结果来看,德化白瓷拍卖价格到达百万元的作品越来越多。2005年在上海博海拍卖会上,明成化的德化窑双耳香炉拍得187万元。在2011年上海崇源秋拍中,何朝宗制送子观音像以172万元成交。在2013年在上海道明拍卖行秋拍会上,明代德化窑瓷塑大师张寿山的观音立像拍得109万元人民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