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2-03 01:21
在近发掘出的这个西汉时期的古墓中,考古人员一共发现了约三十件的器物,其中包括十几个壶、4个瓿以及十个釉陶质地的麟趾金。据张领队介绍:“发现墓葬时我们就看到墓室里散落了十多个麟趾金,之前在其他挖掘中有发现过纯金的麟趾金,汉代时这是一种,而这次的十个麟趾金质地均为釉陶,据推论这在当时应该是作为一种冥币进行陪葬用的,这也体现了当时人一种视死如视生的心理。但一般来说,汉代墓葬一到两个麟趾金比较常见,同时随葬十个麟趾金非常少见。”
为什么古人要把做成麟趾形状呢?这得从麒麟说起。
麒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祥瑞的象征,在民间有“瑞兽”之称,同时还在“麟、龙、凤、龟”中居于“四灵之首”,古来就有“盛世出麒麟”的说法。
麒麟其实是古人对一种集合鹿、马、牛、羊、狼等长毛动物的模糊称谓。其形象是羊头、鹿身、马、狼蹄、牛尾,耸一只或一对鹿角。古人认为麒麟文质彬彬,一举一动都讲究姿容仪表;认为麒麟品行高雅,不会去伤害其它动植物。而且,麒麟还是罕见的一种长寿动物,少则活一千年,多则长达三千岁。麒麟同龙凤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之一,寄托着古人对仁道德政、对贤明君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赞美。
虎丘地区综合改造指挥部文史组组长宁方勇介绍说,汉代有“视死如生”的墓葬习俗,所以尽管该墓室尚未发现墓志铭,墓主人的身份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无论从墓室的规模还是器物的等级来看,这个汉代的墓主人不像普通百姓,很可能是士大夫之类的贵族。
在挖掘一个唐代墓室的时候,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散落在墓室里的彩色碎片,经过修复,这个粉盒呈现出它原本光彩夺目的模样。“从精致程度来说,这在当时算得上是比较稀罕的妇女用品”。张铁军说,近期发掘出来的墓室规格相对较高,“甚至可能是贵族的墓葬”。
古人认为麒麟文质彬彬,一举一动都讲究姿容仪表;认为麒麟品行高雅,不会去伤害其它动植物。而且,麒麟还是罕见的一种长寿动物,少则活一千年,多则长达三千岁。麒麟同龙凤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之一,寄托着古人对仁道德政、对贤明君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赞美。
麟趾金,汉代铸币之一。主要用来赏赐那些效忠于皇室、有军功的大臣。存世稀少。汉麟趾金俗称为“麟趾金”。在中国钱币博物馆的二层《中国古代钱币陈列》展厅,就展出有一枚这样的“麟趾金”,金光灿灿,引人注目。
“一般来说,这类金器的来源主要是皇帝的赏赐。但海昏侯墓中如此多的金器,不排除墓主人就是曾经当过皇帝的代海昏侯刘贺的可能。”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向记者透露说,目前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今后可能还将类似金器,这对于确认墓主身份也将起到一定作用。
位于主墓旁边的临时实验室内,已经清理好的金饼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在实验桌上,虽然经过2000多年,仍然显得格外耀眼夺目。工作人员兵分两路,其中两人通过毛刷仔细地金饼身上的泥土和杂质,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对初步完成应急保护的金饼进行照相,“下一步进行称重和测量后,这批金饼就可以转入实验室考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