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29 02:20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是一个“金光灿灿”的朝代:那时,金子论斤赏赐,买卖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罚款用的都是。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中也印证了史书上西汉“多金”的记载。昨日,考古工作人员又在墓中发现了大量金器。据悉,此次主椁室发现金器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我国西汉墓葬考古史上实属首次。
记者看到这10个釉陶质地的麟趾金都呈半圆形状,大小十分规则,直径都在5厘米左右,厚度均为2厘米,上部的突出部分上还布满了如同蜥蜴脚趾样子的浮起图形。
张铁军告诉记者,除了这十个麟趾金,古墓中还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微缩的厨房,里面还摆放着一系列迷你的厨房用品,如锅、灶台等等。同时还发现了多个口朝上的器物,其附近的泥土更是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据推断这些容器中可能存放过类似酒、醋等不同的液体。
因为麒麟稀有珍贵,又能示吉祥、兆祥瑞,帝王们就用金玉做成麒麟形状,用以馈赠亲属,奖赏部下。于是,人们佩戴玉麒麟,就有了显示身份和荣耀的意思。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同舍事容悦,腰佩玉麒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被称作“麟趾”的金币的用途亦是如此。“麟趾”的字面意思就是麒麟的脚。《诗经》中有周南·麟之趾篇,言“麟之趾,振振公子;麟之定,振振公姓”云云。意思是周文王的子孙都能像麒麟的脚步那样,该行则行,该止则止,以善德行世,从不做有犯周礼的事情。此后,“麟趾”便成为颂扬王室子弟德行佳好的专用词汇。后世常以“麟趾呈祥”作为结婚、喜联的横额,祝福生育仁厚的后代。
这个口碑极差、命运跌宕的倒霉孩子当过王、帝、侯,看来他的身份标签还得加上一项:土豪。这不,海昏侯墓主椁室内的文物,除了一批奢侈品以及吃货们感兴趣的青铜火锅,还有187枚金饼,另有25枚马蹄金,其中罕见的麟趾金10枚。顾名思义,麟趾就是麒麟脚趾,金子铸成这种形状是有内涵的,《诗经》说“麟之趾,振振公子”,意思是王室子弟做事要像麒麟脚步一样,行止有度,以善德行事。这种金子数量极少,基本是官富二代的限量珍藏版。一片闪闪土豪金,是海昏侯墓留给我们的印象。
至于麟趾褭的来历,汉武帝自称是得自上天的授意。据说他自己去祭拜上天的时候曾捕获白麟,水滨(水边)又出现天马,白麟、天马都是罕见的祥瑞,所以就要把另铸改名。实际上,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底部圆形或马蹄形的金铸币,汉武帝不是首创,而是沿用旧有形状,借表示祥瑞之名,一则划一形制,二则集中铸币权。
汉代铸造“麟趾金”始于西汉太始二年(前95年),这年春天汉武帝出门转游了一圈,回长安后颁布了一道诏书,称自己登西陇高原曾经喜获白麟,又在渥洼水边见到了天马,在泰山见到了。所以,当时人们根据这三件事,欲表祥瑞,就铸造了一批“麟趾”形状的金币。从此,汉代便有了以“麟趾”为名的金币。“麟趾金”主要用来赏赐那些效忠于皇室、有军功的大臣。因为不是铸币,根据交易的需要,在使用时可以任意切割,故“麟趾金”仍处在比较原始的称量阶段。
虎丘地区综合改造指挥部文史组组长宁方勇介绍说,汉代有“视死如生”的墓葬习俗,所以尽管该墓室尚未发现墓志铭,墓主人的身份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无论从墓室的规模还是器物的等级来看,这个汉代的墓主人不像普通百姓,很可能是士大夫之类的贵族。
在挖掘一个唐代墓室的时候,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散落在墓室里的彩色碎片,经过修复,这个粉盒呈现出它原本光彩夺目的模样。“从精致程度来说,这在当时算得上是比较稀罕的妇女用品”。张铁军说,近期发掘出来的墓室规格相对较高,“甚至可能是贵族的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