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12 09:49
环境治污,监测先行
在推进环境管理从污染防治向环境质量管理转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更高期待和要求的新形势下,如果依然沿用过去环保部门传统的人工排查和监管,显然会力不从心。只有依靠科技手段,精准找到污染源头、科学施策,对症下药,才能让每一处污染无处遁形,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决策!近年来,致力于国内城市精准治污的高效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应运而生。因其精准、科学,能有效提升治理区域大气污染的工作效率,能为环境监管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等优势,成为城市环境监测的新主流,也备受一些地方政府的喜爱。
1.专业性的数据校准体系,充分考虑各城市产业结构和排污强度,针对城市、商业、乡镇、工业企业、工业园区、道路交通、建筑工地、区域边界、污染物传输通道等多种监测对象和参数,通过科学合理的“组合布点”适当细化网格,在城区近郊及远郊区县、传输通道上建立边界站,组成“立体式”协同监测网络和专业性的数据校准体系,实现对城乡监测网络全覆盖。
2.地面污染源监测无死角,智能高效的溯源解析。二代“黑匣子”、厂界噪声和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特征污染物监测“微站”,可以24小时在线监控小微污染源工况、治污设施运行情况和主要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及趋势;实时捕捉企业污染异常排放行为并自动报警,并精准锁定到具体排放污染源;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溯源和查证。结合气象数据,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和空气质量标准化监测站点环境质量参数的浓度水平和变化数据,为精准治理提供依据,为治理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3.系统可同时监测多种污染气体,时间分辨率精确到1min。采用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远距离对气体多组份混合排放物进行实时监测、连续自动快速分析,可获得地面或高空大区域三维空间数据。可测定大气中污染物的总携载量、污染源排放量、烟羽的动态分布、大气扩散参数及进行定量研究点源、监测优化选点等,实现环境监测数据模型化、精细化、准确化。
4.系统发现异常排放,可自动报警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相关责任单位,实现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污染物数据可通过监控中心、手机app等管理平台实时查看,科学分析,实时捕捉和快速锁定主要污染排放来源。
5.通过中心端软件平台,实现多站点数据集成、分析、上报和发布。可根据政府管理机构的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不同需求定制开发多种监管功能,可分大气环境监管型或环境监督执法型。
6.微观站设备成本投入低,适合大范围、高密度布点。可实时、连续、长期运行,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运维费用较低。
7.基于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定量化、精细化分析,建立气体污染快速决策与评估体系,分析城区的污染来源及贡献,并提出不同的污染减排建议,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弄清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为城区及时了解污染现状及污染物来源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