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机房空调的特点 类型及优势

时间:2016-06-12 09:30

  机房空调特点、类型

  1.落地式送回风方式-风帽

  1、根据送风方式区分,第一种为空调落地式安装,风帽直吹,上送风,下回风,如图所示。

  2、这种方式,空调首先通过将机房空气冷却,再由机房空气对设备制冷,热量损失较大。

  2.落地式送回风方式-风管

  1、第二种,为通过风管送风,专用送风管道设置多个出风口,仍然是上送风下回风,如图所示。

  2、这种方式空调通过封闭的风管从出风口对空气制冷,再对设备制冷,没有直接对整个室内空气制冷,相对冷量损失减少。

  3.地板下送风方式-上回风

  1、第三种,通过地板静压箱下送风,将地板抬高,自设备前部或者下部送风致冷,上部回风,如图所示。

  2、这种方式,冷空气直接送到设备吸风口,热量损失较少,制冷效果较好,目前IDC机房大多采用这种制冷方式。

  4.地板下送风方式-前回风

  1、第四种方式,也是地板下送风, 但是通过空调前部回风---回风口在空调前部,如图所示。

  2、这种方式空调冷量损失也较少。

  5.混合送风方式

  1、第五种方式是混合送风,一部分地板下送风上回风,一部分直吹上送风下回风,如图所示。

  2、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后期局部热点,不方便添加新的下送风空调,而通过这种方式补充冷量。

  外机冷却方式

  a)水冷式;

  b)风冷式:

  c)乙二醇(或水)冷却式;

  d)冷水盘管式(无冷凝器)。

  机房空调常用的类型为风冷型,即通过送风制冷,水冷型空调常见于大型的中央空调,这种空调需配备专门的大型冷水泵和冷却塔。

  机房空调的一般特点

  模块化的结构的特点:

  无骨架式 (Monocoque) 机身

  使用数控机床打孔和折叠机框

  使用激光切割

  结构坚固和重量轻

  铆钉连接 容许拆除后自行再组装 准确程度和出厂时无差别

  2)模块化结构的好处

  机组通过拆卸和重新组装——适合通过狭窄空间搬运

  机房专用空调蒸发器盘管的特点:

  1)V 型结构排列的盘管

  产生相同的气流分布

  减少气流扰动

  内有螺旋线的铜管

  增加制冷剂扰动

  提高换热面积

  冲缝型铝翅片

  增加换热表面积

  2)单台压缩机运行,另一台做备份

  3)利用电磁阀可以控制流量大小,更准确地控制温湿度。

  4)只需1级再热器,节能

  5)蒸发器盘管优点:蒸发器换热面积大、节能效果好。

  风机:

  自动皮带张力调节机构 - 使皮带、轴承、轮毂的磨损降到最低快速,方便的更换风机皮带(无需使用任何工具);

  更换皮带时无需对风机的其他部分进行调整。

  采用涡漩式压缩机

  高能效比

  涡漩压缩机的活动部件的减少使机组的噪声及震动降低很多

  压缩机的压缩过程连续、平稳。压缩机的排气过程旋转角度超过540度

  在吸气及压缩过程中没有热量交换

  在压缩过程中制冷剂气流方向没有改变

  减少了气流损失

  涡漩式压缩机无需高、低压阀门,减少了阀门损失,防止产生液击

  启动电流低

  蒸气加湿器

  直接电极式加湿器

  模糊逻辑控制加湿程序

  工厂可根据机组设备的需要对加湿器的加湿量进行设定

  加湿量可选择 5, 7.5 & 10 公斤/小时

  低噪声

  为在机组工作的过程中非常宁静,机组中安装了低噪声的上水电磁阀

  微机控制的自动冲洗循环过程

  运行过程自动故障预防

  蒸汽加湿器可拆卸清洗型的特点:

  可拆卸清洗型

  可调整式电极

  适用于水的电导率不同的地区使用

  根据不同地区水电导率的区别,选择不同的电极板

  此类加湿器的优点:

  适合不同水质,保证加湿效果

  先进的带图形显示的微处理控制器

  PID控制

  全中文显示器

  正常显示内容包括:

  机组序列号, 回风的温、湿度

  值及相应的设定值, 8 小时内

  温度、湿度变化曲线, 当前日期及时间, 动态图形显示机组的当前报警及机组的运行状态

  随机提供RS232通讯接口(无需另购卡)及通讯协议

  故障保护功能

  由安装在控制板上的电池对机组的设定值和报警历史进行保护

  低电压保护

  可接入SiteScan监控系统

  运行/备用机自动转换功能

  系统内置数据存储功能

  可将数据下载 PC 机上进行分析

  机组框架由不锈钢连接件与船用等级耐腐蚀铝材组成

  高效风扇

  一体式风机组合采用独特减震设计

  冷凝器的选择,应参考地区环境温度的不同进行选配,

  当冷媒铜管的当量长度超过30m 时,应增加DX铜管延长组件(电磁阀+止回阀),

  可选择水平/垂直两种方式进行(冷凝器)安装

  铜管垂直高度超过一定规限时,热气管必须在规定的高度加装存油弯。热气管存油弯规定高度7.5m 6m

  各类机房专用空调的特点、操作及测试外机环境

  水平式安装-离墙壁只需600毫米空间

  1)外机环境---空调外机水平安装时,正面朝上,外部条件具体如下:

  边缘距墙最小距离为600mm,两外机的间距1200mm以上;

  外机底部距地距离不小于500mm;

  2)以上的距离要求, 主要是确保空调外机的散热效果。

  垂直式安装-离墙壁只需600毫米空间,固定支架(工厂提供)可改为底架使用

  1)空调外机垂直安装时,正面朝外,可以叠加安装,具体条件如下:

  背面距墙最小距离600mm,正面(风扇出风方向)至少4米内没有遮挡物;

  可以安装支架进行固定;

  2)实际运行中,时常出现因为场地原因导致外机的出风方向有遮挡,导致高温时散热效果不佳。

  气流组织

  冷热通道分开,减少气流损失。

  机房的气流组织方式,要求冷热通道分开,提高制冷效率,具体到机架排布,如图所示:设备机架面对面或背对背间隔排布,正面吸风,背面散热,可实现空调制冷的优化,防止冷热通道混杂干扰。

  供电条件

  空调供电的相关要求:

  电缆线芯:机房空调的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电缆应该选用3L+N+PE型号;

  线径要求:电缆截面的选取,是根据空调设备不同型号的额定耗电功率(注意:不是制冷量功率)换算后得出;

  空开容量:配电箱内的空气开关的容量,必须等于或者大于空调设备电源输入开关容量的1.0~1.5 倍;

  电缆长度:距离空调设备1.5~2m范围内的配电箱或者配电柜接驳;或提供三相五线电缆至空调设备并且预留2.5m的冗余量;

  气流风道

  机房空调对气流风道要求如下

  1)压头的气压范围,在25~75Pa

  2)风管长度不宜过长,一般在20米以内,过长则制冷效果受影响

  3)风管流速有一定限制,主要为确保机房送风制冷效果,包括回风口的流速,具体要求如下:

  主风管流速在10-12米/秒之间,支风管流速在6-8米/秒之间;

  回风口在房间上部可选4-6米/秒,在下部可选2-4米/秒;

  地板上安装散流器时流速应不大于2.5米/秒。

  主机安装

  维护距离与下部空间

  主机的安装必须确保一定的周围间距, 以确保走线和维护:

  维护距离, 考虑下部要走铜管,空调主机一般需抬高20~30mm,

  不同主机分为侧维护或者正面维护,相应的侧面和正面必须留出一定维护空间,背面距墙一般也在400mm以上。

  管道连接

  高度差与水平度

  管道连接的要点:

  管道连接施工时,需要考虑到主机的蒸发器水平度,以及冷凝器与压缩机的高度差,一般冷凝器与压缩机高度差距不得过大,大约在-10m~+15m之内, 主要防止管道压力损失过大,影响制冷效果。

  供电线路

  空调供电线路的连接要点:

  主要是主机内部的供电线路,含三相输入及到冷凝器的供电线路,

  参考空调的说明书,注意---供电线路管道(含接线盒)必须做密封处理,主要考虑安全。

  调试流程

  调试过程主要分3步:

  1)系统查漏

  在所有管道连接完成之后,应用氮气进行系统清洁及试压捡漏。

  在充入氮气后,24小时的保压时间应无泄漏,如温差为3℃,压力变化应≤1%,应属正常,如压力变化超标,那么应查出漏点,重新补焊试压。

  2)压力调节(抽真空)

  试漏完成后,打开真空泵及吸排气阀抽真空,时间不少于90分钟

  抽真空结束后,静态从排气阀处直接注入氟里昂液体,直至视液镜内气泡刚刚消除时停止充灌,这时双连表的低压指示应在0.4-0.5Mpa,高压表的指示应为1.5-1.8 Mpa。

  3)自动投入调整

  在自动状态下,以室内工况为参照点:

  调高温度设定值,使电加热器分级自动投入工作。

  调低温度设定值,使压缩机分级自动投入工作。

  调高湿度设定值,使加湿器自动投入工作。

  调低湿度设定值,使压缩机自动投入工作。

  参数设置

  机房类型

  温度

  交换机房

  21℃~25℃

  数据机房

  19℃~23℃

  基站机房

  10℃~30℃

  传输机房

  21℃~25℃

  相比较而言电子设备湿度要求高于人的湿度要求,机房湿度要求高于基站,数据机房湿度要求最高;

  湿度过低,容易产生静电,湿度过高也要避免---防止机房设备结露。

  机房类型

  机房洁净度

  交换机房

  B级(注1)

  数据机房

  B级

  基站机房

  B级

  传输机房

  B级

  注1:机房洁净度B级为直径大于0.5μm的灰尘粒子浓度≤3500粒/升,直径大于5μm的灰尘粒子浓度≤30粒/升。灰尘粒子不能是导电的,铁磁性的和腐蚀性的。

  常用工器具

  空调维护测试的常用工具,主要有四类:

  双头表,主要用来测压力,用来测试系统内部各处压力,提供运行数据和排障依据。作为维护排查的依据,最常用的工具。

  对照说明使用方法, 按照图示, 基本原则,慢慢拧动阀门,观察压力变化。

  真空泵,主要用来抽真空。调试空调时, 用来将系统抽真空,以便排除空气、杂质,方便下一步充氟利昂。

  检漏仪,主要测系统冷媒泄漏点。

  钳流表, 主要用来测量电气回路电流。

  使用方法:每次只嵌一根线,并打到合适的检测档位(有交直流、量程等分别)。

  空调维护检查

  空调维护检查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基础资料、制冷系统、电气系统、空气处理系统、冷凝系统 。

  基础资料主要包含三个部分:设计资料、安装资料、维护资料

  设计资料:

  设备平面布置图

  设备分布系统图

  供电系统图

  管道走向分布图

  上、下水系统图

  安装资料:

  竣工验收资料

  设备说明书

  故障处理流程图

  机历薄

  维护资料:

  维护运行测试记录

  设备故障处理记录(包括停用、大修、故障等)

  作业计划记录

  电力、油料、材料、制冷剂、水等消耗记录。

  空调系统原始记录

  1.空调设计安装时的需要的资料:

  空调系统的基础资料包含空调的设计资料、安装资料

  包含空调的管道连接,主机、室外机等,

  只有熟悉基础资料,是维护的基本条件。

  2.制冷系统的检查规范要求,主要分六部分具体如下:

  检查高低压保护装置是否正常。

  检查冷媒管及保温护套是否正常。

  检查各接触器及熔断器有无松动或损坏。

  检查各接线端子及螺丝的紧固情况。

  检查设备保护接地线和绝缘状况是否正常。

  空调系统低压测试。

  3.制冷系统维护检查,包括检测制冷管路的高低压压力, 压缩机温度有无过冷过热等,以及相关冷媒管、制冷管道的检查,具体如下:

  用高、低压气压表测试制冷管路的高低压压力,发现问题及时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