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沈香天工奇材,香品高雅,被喻为“众香之首”、“木中舍利”,其与身俱来的香气,淡雅宜人,被古人认为“汇集天地阴阳五行之气,能通三界之香品”。古来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古籍中很早就有关于沉香的记载,宋代时逐渐发展成为文人雅士观赏把玩品香会友之上品,相传“一片万金,真金难求”。至明清时期,皇室宫廷更是崇尚用上乘沉香制成各类器物,以供雅玩。在佛教中,沉香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香气高雅灵动而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却又与人亲和,因而在佛教中被视作崇高的敬佛圣品,既是“浴佛”的上等香料,也是制作念珠、雕像等佛具的珍贵材料。
然而,在诸多沉香之中,以伽南为最上品,因其存世极少,仅为宫廷皇室、达官显贵所享用。据《宫中进单》记载,“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广东巡府杨永斌进伽南寿珠一盘。”其珍贵之度,可见一斑。
此手串即为伽南香打磨成珠,通体雕刻一“寿”字,后镶以金粟,其工艺之繁缛,较普通念珠,多之数倍。迦南香之古朴与金粟之辉煌交相辉映,华美而不失质朴。珊瑚结珠、佛头、佛塔。佛头内中空,透雕云纹,刀法圆润,线条浑厚,富有立体感。佛塔葫芦状,颈部云纹上线刻“寿”字纹,坠饰晶莹,起地透雕蟠龙,饰以云纹,动感十足,中部刻“寿”字,与念珠相呼应。佛塔顶部、玉佩顶部及底部、坠角顶部均缀以束状珍珠,每束十粒左右。此串念珠,无论从工艺,材质,乃至佛头坠角等佩饰的选用,都堪称顶级上品,非皇家制器而不可为。有清一朝,历代帝王皆信奉藏传佛教,故宫博物院所藏各式念珠极多,其中一件同为伽南所制,其形制工艺与此件几无二致,只不过其佛头坠角也为伽南料。
由十八颗珠组成的手串称之为十八子,即指佛教“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分别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十八子手串为佛教一百零八颗念珠演化而来,由十八颗珠子组成,故而得名十八子。其材质一般为翡翠、珍珠、碧玺、蜜蜡、珊瑚、伽楠木等,此种手串也称为“数珠”,是佛教信徒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记数的工具,持不同材料的数珠诵经,所获功德径相不同。在汉化佛教中,随着净土宗和密宗的兴盛,数珠开始大量流行,演变为汉化佛教七众的重要随身具,并成为念佛信佛的重要标志。正所谓“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