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唐卡以教化为惟一宗旨,因此,唐卡的绘制受到不可亵渎的神圣法则“神佛造像法”的严格限制,一代代画师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程式,千篇一律地绘制,故绘制者从不在唐卡上署名,只在背面用朱砂写上经咒,因而年代久远或流传遥远的唐卡,无从考证其绘制的年代和作者的姓名。唐卡吸收了敦煌艺术和国外艺术的营养,并融合了我国西部藏族的民间艺术;又由于采用了金粉及天然五色颜料绘画,具有千百年不退色的品质。因而影响广泛,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及东南亚地区久负盛名。
第三届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将于5月14日至17日在东亚展览馆举行,吸引了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古玩界的众多机构参与,其中具有浓郁藏族风情的《释迦牟尼佛本生图》、《三怙主》、《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和《红观音》等唐卡藏品,颇受关注。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清末蚕丝刺绣唐卡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乾隆宗喀巴大师一生的故事----价格:RMB5,260,000----日期:2016-02-26
清乾隆宗喀巴大师一生的故事----价格:RMB1,260,000----日期:2016-09-07
1314世纪丝绸绘释迦--------价格:RMB3,140,000----日期:2016-07-05
近几年清末蚕丝刺绣唐卡市场成交的价格:
唐卡缎地刺绣释迦牟尼佛唐卡----价格:RMB3,920,000----日期:2016-02-23
而一直保持十多年的由“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以3087.41万港元创下的唐卡成交高纪录,同样是这一件作品,又相隔12年,却以涨幅十倍的价钱,终以3.48亿元港币成交,买家正是以2.8亿元港币买下鸡缸杯的北京藏家刘益谦。
青海民族大学教授、《青藏高原论坛》副主编唐仲山评价这一消息时说:这是唐卡创纪录的一次拍卖,它传达出一个市场信号:唐卡火起来了。
通过多年的研究,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多数人对唐卡艺术的认知十分有限,在唐卡艺术鉴赏和收藏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标准也是模糊不定的,所以国内藏家更多的是将衡量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的艺术标准套用在唐卡上。唐卡艺术与其他工笔绘画艺术存在着相通的共性部分,也存在着不同点,而恰恰是这些不共的特点反应了唐卡的核心价值,成为唐卡区别于其他艺术品类的关键所在。
2015年春拍,多家拍卖公司都设有佛教艺术专场拍卖,其中,唐卡作为藏传佛教艺术的翘楚更是不断吸引着大众的眼球,频频出现在人们面前。今春的唐卡拍卖市场中有哪些拍品值得关注,成交结果是否反映了唐卡本身的真实价值呢本刊特邀长期从事唐卡艺术研究的拍卖师于闯,请他谈谈2015春季唐卡拍卖情况。
唐卡的画工越精细,画面越复杂,耗时越长,价格也越贵,其中以金色背景为,其次为黑色背景,再次为蓝色、青色。唐卡的尺寸也有着严格规定,不能随便改变,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规格为40厘米×30厘米的,制作耗时20天至30天;规格为50厘米×36厘米的,制作耗时20天至30天;规格为90厘米×63厘米的,制作耗时30天至60天;规格为97厘米×70厘米的,制作耗时30天至60天。
从绘制的内容上讲,唐卡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西藏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以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从制作方法上可将其分为四大类。
绘画唐卡:大多绘在布面上,也有少数绘在纸面上。绘制前,艺僧或画匠均要卜择吉日,焚香祷告,然后才一面诵经,一面备料,先把白垩粉渗进骨胶,调成糊状,均匀地刷涂在白棉布上,使布面细孔填塞,再用贝壳或圆石磨光,使之平整并易于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