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类似于藏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
唐卡收藏市场日趋火爆
近日,中国内地藏家刘益谦在香港佳士得2014年秋拍以3.48亿港元的价格拍得明永乐年御制刺绣“红夜摩”巨幅唐卡,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所有国际拍卖行拍卖的高纪录。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十八罗汉唐卡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18世纪释迦牟尼佛与十八------价格:RMB2,890,000----日期:2016-04-24
释迦牟尼佛与十八罗汉唐卡------价格:RMB2,820,000----日期:2016-02-02
1718世纪释迦牟尼佛--------价格:RMB3,130,000----日期:2017-09-09
释迦牟尼佛与十八罗汉唐卡------价格:RMB4,990,000----日期:2017-06-17
18世纪释迦牟尼佛与十八------价格:RMB2,590,000----日期:2017-09-23
近几年十八罗汉唐卡市场成交的价格:
1718世纪释迦牟尼佛--------价格:RMB3,110,000----日期:2016-04-13
释迦牟尼佛与十八罗汉唐卡------价格:RMB2,790,000----日期:2017-09-15
2013年作周吉本十八--------价格:RMB2,370,000----日期:2016-09-01
17世纪释迦牟尼佛与十八罗----价格:RMB3,340,000----日期:2016-10-09
18世纪释迦牟尼佛与十八------价格:RMB3,380,000----日期:2016-11-16
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唐卡的起源无从考证,早期唐卡因经过朗达玛的灭佛,也已无迹可寻。现存唐卡除有少数宋元时期的作品外,大多都是五世罗桑嘉措时的集体作品。
据《大昭寺志》记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古格王朝唐卡制了《白拉姆》像,由文成公主亲手装帧。据说这就是藏民族的幅唐卡。
希热布介绍说,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
此次展出的唐卡作品全部由来自甘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唐卡画师希热布创作。在现场,希热布向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了唐卡的起源。
据介绍,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
他自幼学习唐卡绘画艺术,熟练掌握藏区唐卡绘画曼唐、钦在、噶玛噶赤三大流派绘画技艺。在学习创作绘画作品过程中,不断吸收内地年画绘画技艺和西方绘画技巧,努力创新,创作了《十世班禅》、《寂天菩萨》、《大威德金刚》、《野牦牛》等一系列作品,受到了六世贡唐仓大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长老以及佛教泰斗星云大师的一致称赞和认可,其唐卡作品在汉藏各地广为流传。2008年6月,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
据了解,国际市场对唐卡收藏情有独钟,已有较为成熟的唐卡收藏体系,近几年,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古代唐卡屡屡拍出高价,早已是国际市场的收藏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