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从拍卖市场表现来看,明德化窑何朝宗白瓷塑佛像行情看涨,且大多保持在数百万元的价位,2014年德化瓷拍卖价格位居前三的皆为明德化窑何朝宗塑佛立像,其中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的明代德化窑何朝宗白釉达摩陶瓷立像成交价为1139万元人民币,创德化白瓷拍卖新纪录。
相对于明代佛像的朴拙,清代造像大多做工精美,花纹繁复,颇有盛世之风。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明代瓷器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铜鎏金文财神----------------价格:RMB2,780,000----日期:2016-01-27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价格:RMB5,180,000----日期:2016-07-03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价格:RMB2,760,000----日期:2016-04-03
铜释迦摩尼佛像----------------价格:RMB4,680,000----日期:2016-06-22
明铜鎏金师佛----------------价格:RMB1,930,000----日期:2016-04-10
近几年明代瓷器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铜鎏金无量寿佛--------------价格:RMB1,430,000----日期:2016-09-16
明阿弥陀佛--------------------价格:RMB2,820,000----日期:2017-04-11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价格:RMB3,140,000----日期:2017-02-28
明早期加彩佛像----------------价格:RMB5,660,000----日期:2017-10-11
铜释迦摩尼佛像----------------价格:RMB2,550,000----日期:2016-06-02
从近些年来的拍卖结果来看,德化白瓷拍卖价格达到百万元的作品越来越多。2005年在北京博海拍卖会上,明成化的德化窑双耳香炉拍得187万元。在2011年北京崇源秋拍中,何朝宗制送子观音像以172万元成交。在2013年在北京道明拍卖行秋拍会上,明代德化窑瓷塑大师张寿山的观音立像拍得109万元人民币的价格。
到了2014年,德化瓷在拍卖市场的表现较为出色。在2014年的德化瓷拍卖TOP10中,均被德化白瓷作品所占据。其中前几名拍品均为明代德化窑所出白瓷塑佛像。2014年秋拍,香港佳士得一件明代德化窑何朝宗白釉达摩陶瓷立像拍得1139万元人民币。2014年秋拍,万融国际一件明德化窑何朝宗款观音立像拍得430万元人民币,古天一一件明何朝宗制德化窑白釉渡海观音拍得333万。2014年7月,香港中信一件明德化窑何朝宗款观音站像以187万元人民币成交。2014年秋拍,北京保利一件明德化窑观音立像和保利厦门一件明末清初何朝宗风格德化窑白釉自在观音像均以138万元人民币成交。2014年6月,北京保利一件明晚期林孝宗制德化达摩坐像以132万元人民币成交。
目前市场流通量多的是清代佛像,虽然价格不如明代佛像,因明代佛像佛像存世量很少。故价格较高,相对于清代佛像市场相对比较平稳,时而有高价佛像拍出。一座清乾隆时期的“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身价被拍卖定格在了110万元,让人惊叹不已。
明清佛像对比
明代佛像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菩萨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姿婀娜,呈S型,璎珞、佩饰精密繁复。宝冠叶片作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莲座边缘有连珠纹一周,莲瓣圆润,底沿外卷,金水成色足,黄中泛红为明代标准色。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群褶,甲衣及绊甲丝绦均较写实生动。
佛教艺术品收藏的一路高走并非偶然,熟悉此类别的人士都知道,佛像题材走进艺术品市场由来已久,如果从改革开放以后算起,在国内亦有十余年历史,早在1998年,北京古玩古玩心、辽宁的拍卖公司已开始拍卖佛像。然而2004年以前,佛教艺术品只是零星出现在国内拍卖市场上,且缺少质量上乘的拍品,由于市场规模和影响不大,一般被归为杂项看待,价格与价值有较大反差,是市场的拓展期。2004年之后,佛教艺术品藏品内容的丰富、收藏队伍的壮大,价格不断攀升,使整个门类成为艺术品市场上的热点。同时,这一题材脱离了杂项圈子,变身广受关注的独立品类,各大拍卖公司都将其列为主要拍品。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的13件的佛像,总成交额高达3.4238亿港元,其中明永乐款的鎏金释迦牟尼坐像成交价1.166亿港元,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一件明铜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内地拍卖市场佛像成交高价,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2010年,一件清康熙大成就者嘎巴拉铜像在北京翰海秋拍以1792万元成交。2013年苏富比香港秋拍,明永乐鎏金铜佛终于突破2亿港元。它迅速引爆的佛像收藏热潮至今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