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明代铜佛像拍卖价值怎么体现

时间:2017-12-30 08:29

  清代佛像脸型方圆丰润,丰颐宽额,五官精致,双目传神。身体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多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为宽大。胸前所饰的璎珞、串珠雕刻得极为精美细腻。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扁平,一般只围大半,度母眼线为一波三折式,间距较宽,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

  2000年以后,国内佛像收藏才开始启动。2001年香港佳士得拍卖的永乐御制鎏金铜释迦牟尼佛仅以227万港币成交,国内反应冷淡;但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和人们对艺术品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金铜佛造像艺术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挖掘,金铜佛市场开始得到持续开发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明代铜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阿弥陀佛--------------------价格:RMB1,810,000----日期:2016-09-19

  明代阿弥陀佛------------------价格:RMB3,770,000----日期:2017-09-28

  明铜泥金观音------------------价格:RMB3,940,000----日期:2017-09-19

  近几年明代铜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代乐铜鎏金龙王菩萨----------价格:RMB2,370,000----日期:2017-02-28

  明铜鎏金无量寿佛--------------价格:RMB4,450,000----日期:2017-06-22

  准提观音----------------------价格:RMB2,990,000----日期:2017-01-01

  青龙护法神立像----------------价格:RMB5,570,000----日期:2017-02-06

  由此可见,金铜佛造像有着广阔的投资前景和升值空间。金铜佛像市场火了,随之而来的真品也应运而生。目前常见的一些粗制滥造的新佛像,大都散见于全国各地古玩集市,售价也很低廉,藏家一般很容易辨识。较难识别的是一些按照真品精心仿造的金铜佛像,这些佛像制作也很精致,有些表面还刻意进行作旧处理,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藏家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如想收藏佛像要综合判断,才能运筹帷幄,买到真货。

  文献记载早的民族佛像的创始者是东晋的戴逵,他与其子戴勃、戴都善长雕铸佛像,所铸作品极其逼真传神,因而被誉为“戴家样”。北魏时期佛教大盛,铜佛的铸造风靡一时,甚至皇后的选取也与是否能够铸成佛像有关:嫔妃生子后,必令手铸佛像,成者为后,败者赐死。

  佛教自东汉时传入中国中原地区,迄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早期佛像主要是汉传佛教造像,如北齐、北魏、隋唐、宋辽等时期,都是中国佛教造像的高潮期,而南诏、吐蕃、大理等地所铸的佛像更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北朝(北魏今后),佛像头为盖碗式,露脸而瘦,高鼻大耳,闭目凝思,面貌清癯,高额发髻,呈螺旋式,披袈裟,袒右肩。有的结跏跌坐,有的盘腿坐,掌心朝上。佛座或为点腰较矮的须弥座或为4足方座。有的头攮项光,有的死后的背光,皆尖,周围作作火焰纹。北魏造像还有一明显特点是主佛两旁常为1至2菩萨,多为立姿。

  隋唐期间铜锻造像,头扎莲花冠,面孔发圆,腮发胖,高额髻,身着僧祗支,外披袈裟,宽衣下着百褶裙,垂于双足。座下有双层4足高床或单层4足,项或背光为较粗的尖楣形。

  在今年各大拍卖公司的春拍中,也可看到许多佛教艺术品的身影,如在6月10日结束的巴黎“亚洲艺术”拍卖会上,一尊明十五世纪铜鎏金大日如来坐像,以339.5万欧元成交,成交价接近估价的10倍,冠绝全场。

  6月3日,在2015香港春拍“观佛三昧——中国佛教艺术”专场中,一尊制作于明代年间的鎏金铜无量寿佛以2200万港元落槌,以2588万港元成交,相当于估价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