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佛像造型优美、纹饰绚丽、宝光四射,深受广大信众的喜爱。而鎏金佛像造像数量多的一类包括释迦牟尼佛、强巴佛、观音菩萨,等等。广义概念的佛像也包括菩萨等佛教所有造像。菩萨造像在佛教造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他们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
“錞于”的出现比编钟更早,其应用比编钟也更为广泛。编钟因为走入宫廷而成为皇亲国戚们的专属娱乐之器,而“錞于”除了是一种娱乐之器以外,它还是古代巴民族的部落首领巩固自己的统治,并在战争中号令三军的军乐器、同时又是巴民族用于祭祀和祈祷的神器。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银鎏金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银鎏金錾八宝执壶------------价格:RMB5,210,000----日期:2017-07-03
约1820年制法国帝国风格----价格:RMB5,130,000----日期:2017-09-08
银鎏金佛像杯------------------价格:RMB1,210,000----日期:2016-08-05
银鎏金佛像一对----------------价格:RMB3,540,000----日期:2016-03-10
银鎏金嵌宝石碗----------------价格:RMB2,630,000----日期:2017-08-06
近几年银鎏金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宣德铜鎏金双修佛像----------价格:RMB2,380,000----日期:2016-11-26
银鎏金嵌红铜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4,830,000----日期:2016-07-15
明银鎏金嵌红铜上师像----------价格:RMB1,850,000----日期:2016-08-04
银鎏金嵌宝石碗----------------价格:RMB1,560,000----日期:2016-04-22
明宣德铜鎏金双修佛像----------价格:RMB4,850,000----日期:2016-10-22
西周晚期以后,在南方百越诸地流行钲。钲作为钟的特点已具备。一般钲的主纹常由变形大兽面或对称的卷体龙纹组成,主纹四周有边框,框边饰有半浮雕的鱼纹、虎纹、象纹、火纹等。体部两面半浮雕相同的阳线圆涡纹、蝌蚪纹、三角纹等一组一组似羽状排列,布满器身的长方形中区,具有战国时期巴蜀文化的特征。
鎏金是古代金属器物的镶金方法,就其加工方法和工艺原理而言也称火锻金。在我国其始于战国,其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工艺技巧,是我国古代技术的光辉成就之一。
一尊“清康熙银鎏金无量寿佛”也是出自宫廷的精品,因康熙帝曾受长寿佛灌顶,被视为无量寿佛化身的转,康熙朝宫廷因此制作了许多细腻的无量寿佛造像,银质厚重,加工优异,素为藏家所重。统一专场中还涵盖诸多珍品,包罗“清雍正斗彩碟”、“明嘉靖云鹤八卦罐”、“清点金炉”、“和田玉携琴探友大山子”以及“清白芙蓉雕十八罗汉摆件”。
普贤菩萨作为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大众认为其是象征着理德、行德的菩萨,同尊上文殊菩萨摩诃萨象征着的智德、正德相对应,是教化娑婆世界无上释尊的左或右胁侍,与文殊菩萨和释尊一起被大众尊称为“华严三圣”。普贤菩萨具足无量大行深誓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它的坐骑六牙白象,六牙代表六种清静,四足代表四种功德。普贤菩萨,不但能广赞诸佛无尽功德,且能修无上供养,能作广大佛事,能度无边有情,其智慧之高,愿行之深,唯佛能知。有无量功德,添福添寿,保佑人一切顺利如意的寓意。
在2011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生意营业秋拍中,一尊明代观音以1456万元乐成拍出。作为典型的汉传释教崇奉的佛像,此观音像高70厘米。观音头饰螺发,戴花冠,大耳垂肩,佩花形耳饰,耳边缯带向上翻卷,面形宽大丰满,双目俯视,神志慈祥清静……衣缘錾刻祥瑞花卉纹,纹样清晰细腻,显示出其时匠人高明的写实技法。
鎏金,又称黄涂、金涂,是古代一种重要的金属装饰工艺之一。南北朝时期,鎏金技术开始应用于金铜佛像的表面装饰上。其原理是将黄金融解于中,形成“金泥”,涂于金银铜器的表面,等蒸发后,金就会均匀附着于器物的表面,鎏金的步骤:做“金棍”:将一根铜棍的前端打扁,沾上晾干。煞金:即将熔解黄金。金熔解后倒入冷水中形成“金泥”。抹金:用做好的金棍涂抹在器物上。开金:在扁形铁丝笼中放入燃烧的无烟木炭,围着器物周围烤抹金的器物。使金泥中的蒸发,黄金就会紧贴器物表面。压光:用玛瑙或硬度达到7-8度的玉石,在镀金表面反复磨压,将镀金压平,并可以使镀金的光亮更加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