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发现早的窑址大部分是宋代的。”昨日,市博物馆内,任新民打开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资料告诉记者。1986年,文家市镇某山坡坐北朝南处,当地村民建房时在地基上挖出一座古窑,挖掘出大量陶器碎片。2009年复查时,确定该窑址面积有600多平方米,被称为桂花坝窑址。
“宋代龙泉窑印花高足碗,这件现在的估价可能要上百万。”任新民对宋龙泉窑印花高足碗赞不绝口,直称“漂亮”,这件浏阳北盛墓葬中的瓷器,应该是古代富裕人家所有。
我市的陶器与瓷器,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为民窑烧制,发现的窑址早为宋代窑址。那么,宋以前的民窑瓷器是如何烧制的呢?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宋代小窑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宋/金北京窑黑釉窑变笠式盏----价格:RMB4,860,000----日期:2016-01-07
宋河北彭城窑黑釉铁锈斑盌宋----价格:RMB4,210,000----日期:2017-02-26
宋汝梅窑三足盘宋汝梅窑三足----价格:RMB5,230,000----日期:2017-02-09
宋汝梅窑三足盘宋汝梅窑三足----价格:RMB4,870,000----日期:2016-06-03
近几年宋代小窑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宋河北彭城窑黑釉铁锈斑盌宋----价格:RMB3,920,000----日期:2017-04-10
宋吉川窑小盖罐一对宋吉--------价格:RMB3,490,000----日期:2016-08-12
宋钩窑葵口碗宋钩窑葵口碗------价格:RMB5,250,000----日期:2017-06-11
“浏阳的陶瓷很多,从商周起,各个朝代都有,这是与我们先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器物。”在浏阳文保专家任新民看来,陶瓷满足了居住在浏阳的先民盛放和储存食物的需要,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并伴随着浏阳地方文明的发展进程一直到今天。
在浏阳,每个朝代的遗址、墓葬基本上都有陶器和瓷器的,在市博物馆馆藏中,有数目众多的陶器和瓷器,有的极为珍贵。同时,早在宋代便有了成规模的窑址,对研究早期浏阳人口分布具有重要价值。
“2009年复查的时候,还有新的发现,挖掘出另外一些有花纹的陶器碎片。”任新民说,复查的上洲窑址界定为唐宋时期,东西长、南北短,还有馒头型的窑基及火道,“这些发现的窑址应该得到保护,它们说明了我们先民在这里生活、生产的历史,也是当时人口的集中地。”
同样在1986年发现的还有沙市的宋代泉塘湾窑址,窑址内有陶碗、陶钵、陶罐、陶壶等。
沿溪也有两处窑址,上洲窑址和沿中窑址,这两个窑址发掘出酱釉瓷碗、白陶碗等陶瓷物件,经省级专家鉴定均为宋代窑址。
“这是另一个民窑作品,叫作青釉杯口瓷瓶,是浏阳境内的宋代瓷瓶。”任新民将另一件瓷器展示出来,该瓷瓶通体匀称,是用于盛放酒、水的物件,“瓶上有一层瓷,烧制之后上层釉,是属于比较早期的瓷。”
在古代,民窑相较于官窑来说价格要低,官窑作品中就有非普通百姓能用的陶瓷器。目前我市并未发现官窑,但已一些官窑瓷器。
西汉的双系陶仿,是当时用陶仿制的祭祀的礼器,主要用于当时的人盛放食物;三国青瓷平底碗,也是生活用具,上半部分有釉、下半部分无釉,考古称为“施釉不及底”。这都是博物馆馆藏的有代表性的陶瓷器。
“浏阳陶瓷很多,每个乡镇都可能存在民窑。”任新民推测说。大量的陶瓷器未曾断代,不仅证明了浏阳早期的人类活动,更是为研究浏阳地区甚至湖南地区的人类活动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