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明代金铜佛像鉴定估价流程

时间:2017-12-29 07:28

  上述佛教艺术品在拍卖场的种种表现,均表明当前佛教艺术品收藏市场在迅速升温,在佛教信仰比较高的珠三角北京、香港、澳门、成都等地甚至国外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家更是倾力追逐高品质的明清佛像。

  佛像价值发展空间

  由北京中联拍卖有限公司艺术市场办事处北京古玩调查这两年我们佛教艺术品的买家市场,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每件单品数量上,近几年都有较大提高,尤其这两年热度比较大。全球佛教艺术市场增长56%,中国佛教艺术市场增长259%。2006年—2013年,中国佛教艺术市场份额占全球比例由20%增长至47%。

  “从纵比来看,这几年佛教艺术品收藏市场以几何级别扩大,佛教造像的升值速度也呈现高增长阶段。”从纵向看,虽然近几年佛教艺术品身价在翻长,但横向比,与其他艺术品收藏比,该领域处于“低迷”状态。中联指导:佛教造像是集宗教、历史、美学及工艺价值于一身的艺术品,体现了深厚的宗教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但从收藏角度来看,该领域有较高的投资和鉴赏门槛,佛像自身承载的文化分量比较厚重,需要藏家有较系统的知识储备

  近日,在纽约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座“西藏11/12世纪铜瑜伽士坐像”以486.9万美元的成交价创下西藏雕塑拍卖世界纪录,引发界内强烈重视。

  无独有偶,记者从业内人士口中得悉,本年开端,内地佛像拍卖完毕了前两年报价继续跌落的局面再次升温,一些技术精深、存世量较少的明清佛像也让许多藏家们跃跃欲试,热情高涨。佳士得拍卖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就对记者说,2015年春拍以来,内地佛像拍卖报价完全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记者了解到,明清金铜佛像这些年在香港和内地拍卖商场屡创天价:2005年北京古玩古玩心秋拍,一件明铜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其时内地拍卖商场佛像成交高价;2006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铸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凭仗1.166亿港元(7.7511,0.0001,0.00%)的成交价轰动一时;佳士得2010春拍中,一件明宣德制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以7010万港元成交,为当年开了好头。同年,一件清康熙大成果者嘎巴拉铜像在北京翰海秋拍以1792万元成交;2011年,北京翰海春拍上也拍了很多佛像,其中有3件佛像成交价逾千万元人民币。北京保利在当年秋拍中推出“观安闲我国释教造像专场”,有63件拍品成交,成交总额高达7388.86万元,其中有两件达千万等级。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明代金铜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黄铜嵌白银红铜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2,820,000----日期:2017-02-08

  阿弥陀佛----------------------价格:RMB4,810,000----日期:2016-06-27

  青龙护法神立像----------------价格:RMB5,830,000----日期:2017-10-12

  1314世纪黄铜大日如--------价格:RMB4,560,000----日期:2017-02-06

  黄铜嵌白银红铜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1,730,000----日期:2017-08-19

  近几年明代金铜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14世纪黄铜热琼南卡加措------价格:RMB4,420,000----日期:2016-09-13

  14世纪黄铜吞米·桑布扎------价格:RMB2,620,000----日期:2017-09-20

  明代阿弥陀佛------------------价格:RMB2,150,000----日期:2016-11-21

  明代永乐无量寿佛--------------价格:RMB5,160,000----日期:2017-04-19

  黄铜嵌白银红铜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3,120,000----日期:2016-04-10

  鎏金佛像保藏怎么看造像特征以断代鎏金铜佛像的断代和鉴定是件比较难的事,但如能加以科学考证和剖析,是会识别出真假的。各年代的佛像的各年代的造像特征。那么,鎏金佛像保藏怎么看造像特征以断代呢

  1、汉和十六国期间,佛像方脸,面貌平缓,头发平直,为坐式。这一期间的佛多为单的,尺幅较小。例如1989年1月,四川绵阳何家山东汉晚期崖墓一株铜质摇钱树,树干上铸有佛像5尊,每尊高6.5厘米,头后有横椭圆形光,头顶有肉髻,双眼微从事,两耳较大,上唇有髭,穿通肩袈裟,右手施无畏印相,左手拳执,结跏跌座佛衣下垂呈“U”形,绕于手腕,垂于足前,这是我国发现的年代早的铜佛像了。1972年,甘肃泾川县玉都有乡一铺带华盖鎏金青铜佛像,高19厘米(包含伞盖、底座),重0.5公斤,由可拆卸的四有些构成:华盖、背光和头光、置于狮子莲花座上的佛身、四足底座。娇小玲珑,技术精深。笔者考证,它的锻造和流传到泾川的年代在公元四世纪末到五世纪初的十六国期间,外型上承继绵阳摇钱树上的佛像特征。

  6月3日,在2015香港春拍“观佛三昧——中国佛教艺术”专场中,一尊制作于明代年间的鎏金铜无量寿佛以2200万港元落槌,以2588万港元成交,相当于估价的两倍。据悉,此尊佛像曾于2000年3月从纽约苏富比拍出,2014年3月27日在道明201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以1437.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同为明代永乐年间制作的铜鎏金无量寿佛。同日,另一件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制作的粉彩罗汉坐像(两尊),也终以2588万港元成交。

  近年的艺术品市场有所回暖,而秋拍中金铜佛像的高价成交似乎预示着接下来的市场会更加火热。一西平措谈道:“佛像市场的轮高峰期出现在2006年至2008年,2009年到2011年市场有所调整,从2012年开始市场又开始进入第二轮高潮。今年到明年是佛像市场的第二轮高峰,可能在2015年又会经历一个调整时期。”佛像拍卖经历了6年的风风雨雨,其中既有高潮又有市场低迷的时候。从2006年起至今,佛造像拍卖从总体上呈现出平稳上升的态势。

  专场拍卖会终以57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548.8万)圆满落槌。当天拍卖现场座无虚席,场面异常火爆。诸多精致绝美艺术品都表现不俗,取得骄人成绩。其中,喜马拉雅艺术品备受瞩目,掀起一阵阵竞拍热潮。15世纪明永乐铜鎏金怖畏金刚佛像,成交价为89.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54万)。在金铜佛像收藏板块,出自明代,特别是永宣两朝,由宫廷铸造的佛像历来为人们所看重,观音造像也不例外。目前位列金铜观音造型成交排行位的即是一件明宣德十年制作的鎏金铜“南海观音”坐像。

  3、隋唐期间铜锻造像,头扎莲花冠,面孔发圆,腮发胖,高额髻,身着僧祗支,外披袈裟,宽衣下着百褶裙,垂于双足。座下有双层4足高床或单层4足,项或背光为较粗的尖楣形。

  4、宋代铜佛像以菩萨像居多,有的高发髻,脸上胖下尖,身段高长。有的腿为一拱一掉,左手臂放于拱腿上,右手往下垂搭,平按于座上。衣裙稍有褶,掉于腿后,左手盘于腿上,右手于腹前伸。佩带缨络,身坐两层莲花的细腰圆座。宋代呈现了普贤、文殊、观音铜像,坐于长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狮背、狲背上。河北正定隆兴寺内有大悲铜菩萨像。通高22米余,共有42臂,外型体型纤细颀长,比例匀称,衣纹流通,富于宋代艺术风格。

  市场行情

  这些年,我国古代佛像出资商场行情一路看好,增值空间较大,特别是高质量的明清金铜佛像,特别值得保藏出资。而比较出资价值,其文明和艺术价值更甚。不过,因为佛像保藏门槛较高,需求进行系统的学习。主张新入行的藏家,先从近现代佛像技术品下手,或对某一版块进行系统性保藏,切忌趁波逐浪,单纯以增值为意图,失了保藏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