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影响极大,特别是明清诸帝大力推崇藏传佛教,大兴藏传佛教寺庙,在皇宫设立造像机构,使藏传佛像艺术在内地得到了广泛传播,带动了汉藏佛像艺术的深入交融,从而成就了我国古代又一个铸佛塑像的高峰。这一时期的造像在承袭宋元时期传统造像的风格特点外,融入当代审美观念,形成了头大面宽、体态丰腴的新型造像模式,更贴近生活,但却近人而不俗。
马占武告诉记者,佛像艺术品以专场拍卖的形式出现过后,佛像收藏就开始出现明显升温,其价格也出现快速飙升,尤其是2006年,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以1.166亿港元成为单件佛像的世界标王之后,佛像收藏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期。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青铜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青铜骑马护法------------------价格:RMB2,630,000----日期:2017-06-06
东周青铜方簋------------------价格:RMB5,160,000----日期:2016-11-14
明青铜四大天王立像------------价格:RMB3,580,000----日期:2017-08-28
佛本生故事青铜造像一组十------价格:RMB1,290,000----日期:2016-04-27
明中晚期青铜阿弥陀佛像--------价格:RMB2,560,000----日期:2017-07-28
近几年青铜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青铜观音----------------------价格:RMB5,670,000----日期:2016-09-12
佛本生故事青铜造像一组十------价格:RMB1,310,000----日期:2017-10-04
青铜舍利佛--------------------价格:RMB5,330,000----日期:2017-03-23
东周青铜方簋------------------价格:RMB2,240,000----日期:2017-01-04
白南准凝视佛祖综合媒介镀------价格:RMB4,690,000----日期:2017-05-12
青铜器作为一种世界艺术,在海外一直是世界藏家追捧的焦点。在中国古代艺术品中,唯有青铜器的艺术价值是被全世界一致认可的,在世界任何一家大的博物馆几乎都设有专门的中国青铜馆,这充分证明了中国青铜器在国际上的地位。
业界普遍认为,由于种种原因,古玩青铜器多数集中于欧美,国内市场上的青铜器藏品以中低档居多。目前海外古玩青铜器开始向内地市场云集,成为受行家重视的品类之一。
不过,今后精品青铜器会越来越少,因为藏家多了,交易量大了,精品青铜器进入收藏领域就藏而不漏了。
青铜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以独特的器型、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揭示了中华民族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渊源。因此,一直深受历代藏家的关注与喜爱。
然而,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青铜器收藏一直不温不火。虽然近年略有升温,且出现了一些高价拍卖品,但与已进入亿元时代的书画、瓷器相比,青铜器的市场价值及所占份额还有很大差距。青铜文化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要远远高于字画和瓷器。因此,如今青铜器仍然处于低估值阶段。
日前,“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古代文物与艺术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作为广东省博物馆年度的重头展览之一,此次展览精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80件宗教题材文物,其中有不少精美铜器。有关专家表示,目前东南亚佛像正处于价值上升阶段,由于量少珍稀,有较大可提升空间。藏友在入手时要着重考虑工艺、材质、历史和题材等因素,尤其要增强对有关地区文化和历史的了解。据了解,青铜佛造像起源于印度,东汉时期传入我国。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与中国的青铜佛造像相比,收藏和投资南亚和东南亚青铜佛造像的藏家数量不多。
据了解,2013年春拍伊始,伴随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再次回暖,佛像拍卖开始升温,从拍品成交情况来看,打破了两年来国内佛像市场拍价持续下跌的局面,再次掀起国内佛像市场的收藏热潮。2015年春拍以来,内地佛像拍卖价格也是完全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在2015年纽约佳士得春拍“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品”专场中,共计60件拍品上拍,成交45件拍品,成交率为75%,总成交额为3,723,375美元。其中,一尊18世纪怖畏金刚夏克提青铜雕塑以终以1,085,000美元成交,成为当场贵拍品。
据称,青铜器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这让青铜器在中国艺术市场不断增长的数字里难占一席之地。因此,青铜器在国内拍场十分少见。
作为国内青铜器礼器专场,这次拍卖也引发了不少探讨。有关专家表示,青铜器作为历来藏界心目中具有特殊地位的门类,经由拍场推出,对促进国内高古文物特别是青铜器的回流、交易和保护,均具有积极意义。
业内人士也认为,内地青铜礼器专场的推出,不仅在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调整期成功发掘了一个突破性的板块,而这个专场或许将成为整个青铜器收藏市场变革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