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宋代奉赵款瓷器私下交易价格与图片

时间:2017-12-27 07:10

  《宣德鼎彝谱》的这句话,至少蕴含以下两个信息:宫廷中对瓷器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并对款式典雅的瓷器画图留存(这个习惯沿袭到了清代);对宋代瓷器的划分或命名,是根据出产地或来源地,这也是我国从古至今,官民通用的命名习惯。今天也是这样,景德镇窑、德化窑、醴陵窑、石湾窑、龙泉窑等,全部按照产地命名。(注:窑口和瓷器品牌名是两回事,不能一概而论)

  在宋代,汝窑产自汝州,钧窑产自钧台,定窑产自定州,哥窑产自哥哥洞(北京附近或浙江区域内,窑址尚未发现或确定),那么按此习惯推论,官窑必定产自“官家”或者“”。

  世人所说的宋代五大名窑,即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的说法,主要来自明代《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这句记载。柴窑为后周时期的瓷器,且实物失传、技术缺失、缺乏窑址印证,故一般不和宋代其他五个窑口并列提及。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宋代奉赵款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14世纪中期青花[鬼谷下------价格:RMB5,880,000----日期:2016-01-23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价格:RMB1,890,000----日期:2016-11-06

  明成化斗彩花蝶纹杯------------价格:RMB4,970,000----日期:2017-07-25

  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价格:RMB5,440,000----日期:2017-06-12

  青花人物故事罐----------------价格:RMB1,920,000----日期:2016-11-21

  近几年宋代奉赵款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14世纪中期青花[鬼谷下------价格:RMB1,330,000----日期:2016-02-02

  明成化斗彩花蝶纹杯------------价格:RMB5,980,000----日期:2017-08-07

  青花人物故事罐----------------价格:RMB5,480,000----日期:2016-10-03

  明成化斗彩花蝶纹杯------------价格:RMB4,440,000----日期:2016-10-21

  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价格:RMB1,750,000----日期:2017-04-14

  这种约定俗成的命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会廓清我们对宋代瓷器的认识和误区,尤其是针对“官窑”这个备受争议,至今仍难以定论的窑器。比如,有些人很牵强的提出“汝官窑”、“汴京官窑”、“钧官窑”等概念,这些概念抛开了产地,生搬硬套把明清官窑的概念强加到宋代各个窑口上,弄得不伦不类还混淆视听。既然古人已经把官窑单独开列出来,说明它必定和其他四个窑口是有区别的,在瓷器开始被进行管理的宋代,被命名为“官窑”必定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后,也是关键的问题,宋官窑的窑址在哪里。“修内司......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后世根据这段文字来证明南宋内廷至少设有两个窑址,窑址直接用管理科室命名为“修内司窑”,第二个用地址命名为“郊坛下窑”,还说明后者质量和受世人追捧程度大大比不上前者。这两个窑址目前已通过考古发掘得到证实,“修内司窑”为凤凰山老虎洞窑址,“郊坛下窑”为乌龟山窑址。南宋官窑窑址找到了,但北宋的在哪里呢回答这个问题已经变得异常困难,甚至不可能了。存在时间何其之短,存世品几乎难以确定,文字记载几乎为零,极小的产量,可以想见这个窑的规模何其之小,碰上战乱,黄河改道,瞬间就被时间的长河中冲刷得了无痕迹。缺乏民间基础的瓷器,再美,也会被历史抛弃。

  “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这句话说明了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官窑的设置时间晚于汝窑、龙泉窑等窑口,而且联系到靖康之难北宋覆亡的时间(1126年),官窑的存在时间比汝窑更短。第二,透露出官窑设置的动机,是因为对其他窑口不满意。对定窑不满意,对龙泉窑不满意在引文中说得很清楚,对汝窑没说,因为汝窑让宫廷满意,还具有榜样作用,有理由相信,即使设置了官窑,汝窑瓷器在宫廷中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动摇,而是一起被使用,或许是用途上也存在差别。由此可见,宋代宫廷对瓷器的要求,是一步步提高,一步步变苛刻的,尤其是对艺术格外敏感的赵佶登基后,个人的喜好就顺理成章更加贯彻到宫廷用瓷里了。

  既然官窑产自,那么官窑的管理机构是什么。北宋时期的管理机构缺乏记载,南宋时期的管理机构比较明确,“中兴渡江,有绍成章提举后苑,号绍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这句话可以看出,有专门管理后苑的机构,根据负责人的名字取名为某某局,局内设有“修内司”,从名称来看应该是局内负责修缮皇宫或者后苑的专门科室,这个科室的职责之一就是烧造宫廷的青瓷器,这些窑口当时叫做内窑。可以看出,管理宫廷瓷器烧造的机构,仅仅是个内廷部门的小科室,不是朝廷机构,和清代宫廷“造办处”类似,应该由太监进行管理,但又和清代派朝廷官员在景德镇督造官窑的情形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