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是印度梵文音译,发音ēmítuófó,源于梵文Amitābha,翻译成中文大意为:无量觉、无量光、无量寿等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光、寿,等等),因为原文含无量义,中文中没有含意完全对等的字词可以翻用,所以“阿弥陀佛”是原文音译。
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些在佛教造像中有代表性而且工艺精湛的金铜佛像,这些造像制作精巧,有单体、双体、多手、多足等不同形体。也有坐、立、舞等多种姿态。有的论经说法,或庄严、或慈祥,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高26.5厘米,表面鎏金,铸制于明代。释迦牟尼佛头绾螺髻,两耳下垂,双目微启,面貌庄严,结跏趺坐在莲花座上。释迦牟尼佛上身右袒,左掌摆在腹前,右掌按在小腿上。莲花座前沿置金刚杵。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阿弥陀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铜鎏金阿弥陀佛像----------价格:RMB4,270,000----日期:2017-01-22
清1718世纪铜鎏金----------价格:RMB4,160,000----日期:2016-06-20
18至19世纪阿弥陀佛像------价格:RMB1,990,000----日期:2017-01-04
铜鎏金阿弥陀佛像--------------价格:RMB3,630,000----日期:2016-09-19
阿弥陀佛像--------------------价格:RMB3,780,000----日期:2016-11-18
近几年阿弥陀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阿弥陀佛像--------------------价格:RMB1,440,000----日期:2016-11-08
清·铜鎏金阿弥陀佛像----------价格:RMB1,940,000----日期:2016-11-18
明铜鎏金阿弥陀佛像------------价格:RMB2,710,000----日期:2016-07-21
十五世纪阿弥陀佛像------------价格:RMB1,270,000----日期:2016-08-28
铜鎏金阿弥陀佛像--------------价格:RMB5,750,000----日期:2016-10-22
资料显示,明代时期金铜造像迅速发展,形成了永乐、宣德年间高造像水平的“永宣金铜造像”,此时的造像面相饱满、造型优美,艺术水平极高。到了清代,造像则继承了明代的风气,做工精细,是藏传金铜造像的高峰期。
与香港毗邻的澳门,自今年春季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的挺进,标志着其艺术品市场的形成,在10月5日该公司的秋拍中,佛教文物上拍了24件(佛教造像20件),成交15件,总成交额为885.73万港元。24件拍品中,金铜佛像、饰件占15件,成交9件,第104号高33.5厘米的明中期铜鎏金多臂观音菩萨像以310.5万港元成交;石质佛教文物7件,成交4件,第90号高34厘米的唐中期雕天王头像以123万港元成交;瓷质的2件所有成交,第107号高108厘米的清康熙景德镇窑素三彩佛塔以195.5万港元成交。
从去年成交价前十位的中国佛像看,石佛4件(北齐、北魏各占一件,唐代占两件,均在海外成交)。金铜佛6件,中国大陆市场2件入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1100万元成交的明代铜师佛坐像居首位,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132万元成交的明代铜鎏金观音菩萨位列第6位。中国内地拍卖公司夺得佛像十大天价的状元(2004年这个状元头衔为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夺得),说明内地佛像市场已基本形成。
铜鎏金普贤菩萨像高23厘米,表面鎏金,铸制于明代。普贤菩萨头戴宝冠,两耳下垂,双目微启,面貌慈祥。端坐在卧象身上,象下有莲台。普贤菩萨耳戴饰物,胸前佩缨络,两臂披着飘带,下身佩蝴蝶结和缨络。
普贤菩萨行愿广大,深不可测,所以有“大行普贤菩萨”的美名。他一般与“司智”的文殊菩萨对应,专管如来的“理德”。普贤之名是将妙善、妙德、贤德普施一切众生之意。这个名号包含了菩萨自身的意义和功德。普贤的形象一般是着菩萨装,骑六牙白象。六牙白象是普贤菩萨形象的重要标志。
阿弥陀佛的汉译名号是无量寿佛,它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西方极乐世界是无恼无忧的净土、幸福美满的天堂,据说只要众生一心念“阿弥陀佛”,到临终时阿弥陀佛便前来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目前备受佛像收藏爱好者关注的佛像多为金铜佛像,尤其是明清两代的金铜藏传佛像的艺术及收藏价值为被收藏与投资者们青睐,其中又分宫廷造像与西藏本土造像之别。而以明代永乐和宣德年间钦定的官式造像“永宣佛像”的艺术与经济价值为高。鉴别永宣佛像首先从时期特点来看。永乐时期的佛像,分为前期和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