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佛像市场整体趋热,但一直没有经历大的爆发性行情。对于其中原因,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相比其他收藏群体,收藏佛像的人群并不多;而且佛像涉及的收藏知识广泛,存在鉴定难、收藏难的情况,所以一直以来并未过多受到热钱介入;同时,价格体系也尚未成熟,没有明确的定价标准。而如此市场现状正给了收藏者介入的机会。
2015年12月2日上午11:15,香港佳士得2015秋拍“大俱足——经典亚洲佛教艺术”专场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槌,共推出14件拍品,囊括中国、日本、尼泊尔等国的佛教艺术,这也是香港佳士得首次举办的泛亚洲佛教艺术品拍卖。其中,尼泊尔十三世纪鎏金铜释迦牟尼佛立像以8020万港元成交(拍前估价:HK$32,000,000-50,000,000)。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鎏金铜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永乐铜鎏金财源天母像--------价格:RMB1,440,000----日期:2017-06-15
明永乐铜鎏金金刚萨菩萨--------价格:RMB4,760,000----日期:2016-07-01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价格:RMB1,470,000----日期:2017-07-11
明代乐铜鎏金龙王菩萨----------价格:RMB4,110,000----日期:2016-04-26
明永乐铜鎏金观世音菩萨像------价格:RMB1,590,000----日期:2017-03-22
近几年鎏金铜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铜鎏金绿度母像--------------价格:RMB3,930,000----日期:2017-10-06
明代乐铜鎏金龙王菩萨----------价格:RMB1,370,000----日期:2017-10-23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价格:RMB2,720,000----日期:2017-05-12
明永乐铜鎏金金刚萨菩萨--------价格:RMB4,810,000----日期:2016-08-05
明代乐铜鎏金龙王菩萨----------价格:RMB3,760,000----日期:2016-02-16
分析人士表示,佛教艺术品本身所蕴涵的宗教神秘感、历史性、民族性迎合了收藏爱好者和投资人士日益提高的审美品位,加上佛教艺术品传递吉祥,以造像艺术之美传递佛教文化的庄圣善美,以祈福文化对接受众内心深处的渴望与需求,各类受众群体能从众多的佛教艺术品中找到相对适合自己的藏品,从而激发他们的投资愿望。近年来,佛教艺术品受人青睐,佛像收藏队伍的壮大,价格不断攀升,使得整个佛像收藏门类都成为艺术品市场上的热点。
这一时期的佛造像多头大身长,体态丰臃,传世品较多。明代铸造的金铜佛像工艺精湛,造型比较优美。从造像的风格上来看,更加贴近了生活,世俗化的味道更加浓厚。从造型佩饰上看,菩萨基本上是袒露上身,下着大裙,肩上搭有帔帛等等。服饰贴体而轻柔,衣纹和衣饰的刻画运用写实手法,视觉效果非常逼真。
佛教早创立于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金铜佛像作为佛教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更是受到很多人的重视。金铜佛像在佛教刚传入中国时称“金人”,其后亦称“金泥铜像”。金铜佛像因其身份地位不同,其形象、材料、种类也不尽相同,佛像依其身份可分为佛、菩萨、明王、天等数种。在各大寺庙中,有各种不同的佛、菩萨、罗汉守护主尊佛像,这些塑像是代表某种教义上的理想,是博爱的象征,是众生膜拜的对象。
“绝世铜佛”
本报厦门讯一尊明朝永乐时期体型大、手工细致的鎏金铜佛坐像日前“回归”国人手中,并将落户厦门。7日,这尊铜佛在香港拍卖,厦门一企业以1.166亿港币拍得,此成交价创造了中国工艺品拍卖的世界纪录。记者昨日连线香港,与拍得该佛像的蔡铭超取得联系,他告诉记者,这尊佛像今后将留在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