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造像量度经》的规定,背光上的图案应有六种,即大鹏——表慈悲,鲸鱼——表保护,龙女——表,童男——表资福,狮子——表自在,大象——表善师。实际上更多的背光是由各种吉祥图案,诸如七珍八宝等构成的,有的甚至只有一些花草卷纹图案而已。此尊佛像,比例精准,工艺繁复,刻画到位,金色灿烂,当为宫廷督造佛像的典型器物,观之静心,赏之领悟人生真谛,随着岁月流逝,更为沈淀。
据有关文献记载,东晋时的戴逵,是我国民族佛像的创始者,他与其子都善铸佛像与雕刻,所铸作品极其传神逼真,被称为“戴家样”而为时人所仿效,后世亦誉之为“二戴像制,历代独奇”。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明清鎏金小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铜鎏金千手观音坐像----------价格:RMB4,560,000----日期:2016-09-18
清康熙铜鎏金观音坐像----------价格:RMB3,380,000----日期:2017-01-07
明铜鎏金千手观音坐像----------价格:RMB3,110,000----日期:2017-01-10
清铜鎏金小佛像----------------价格:RMB5,570,000----日期:2017-08-18
明铜鎏金千手观音坐像----------价格:RMB2,820,000----日期:2017-01-20
近几年明清鎏金小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铜鎏金小佛像----------------价格:RMB4,950,000----日期:2016-04-03
清铜鎏金小佛像----------------价格:RMB3,130,000----日期:2017-01-18
清康熙铜鎏金观音坐像----------价格:RMB2,880,000----日期:2017-06-28
19世纪铜鎏金金刚手明王------价格:RMB5,250,000----日期:2016-01-06
清中期铜鎏金小佛像------------价格:RMB4,830,000----日期:2017-04-20
北魏时佛教大盛,促进了佛像的铸造,当时大型的铜佛像供奉于石窟、寺庙的殿堂,小型的则供奉在善男信女的斋堂,一般只有二三十厘米高。
鎏金是自先秦时代即产生的传统金属装饰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做法,至今仍在民间流行,亦称火镀金或镀金。在东周和汉代以后均颇为流行,是当时值得称道的铜器表面装饰工艺之一,先后称为黄金涂、金黄涂、金涂、涂金、镀金,宋代始称鎏金。
特别是清康熙年间,由于珐琅原料的使用,佛像的装饰手段越发绚丽多姿,开创了铜佛像制作工艺的新天地。
隋朝则是一个佛教过渡期,这个时期在佛像的制作风格上,改变了北魏以来“秀骨清像”的模式,而追求雍容华贵,并有所创新。
“中国铜佛像在德国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市场,一些带有明确年款的佛像成交情况一直都颇为理想。特别是大明永乐、宣德等年造的佛像明显要比清代佛像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