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乾隆年间外销瓷器市场私下交易价格

时间:2017-12-23 08:52

  上述瓷盘均属外销器,彩绘精美。中国的外销瓷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万历年间外销瓷出现西方艺术风格,如上述介绍的瓷盘边饰明显属外来纹样。到了清代康雍乾时期,中国瓷器发展到高峰时期,特别是景德镇烧瓷规模宏大,工匠多达十多万人。顺治三年(1645年)废除匠籍,康熙十九年(1680年)恢复御器厂,工匠较明代有较多的自由,官窑有的工匠可到民窑烧制瓷器,传递经验,这样大大提高了民窑精细瓷器的制做工艺。乾隆年间出现“官民竞市”的局面,官、民窑互相影响,使瓷业得到发展。康熙时期的五彩器比明代又有发展,除用红、绿、黄、褐、紫等彩色作画外,又加入金彩、蓝彩、墨彩,色调强烈,富丽堂皇,品种丰富。

  “全球化”的提法上世纪末开始时髦,它只是当时的一个新概念,但实际运作早已有之。德国西北部东弗里斯兰地区正在举行的中国啊瓷器展览,就讲述了一个400年前就开始的连接中西方的全球化故事。

  紧挨荷兰的德国小城埃姆登东弗里斯兰博物馆3月22日至8月23日举行“中国造——德国西北部瓷器和茶文化展”。展览讲的故事主要是荷兰东印度公司1610年首次将中国茶引入德国,使茶成为东弗里斯兰等地人的日常主要饮品,17世纪和18世纪包括茶具在内的中国外销瓷在欧洲成为时尚。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乾隆年间外销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乾隆年间AFINEPAIR----价格:RMB1,280,000----日期:2016-08-20

  清乾隆外销瓷鹤一对------------价格:RMB4,240,000----日期:2016-11-14

  乾隆年间AFINEPAIR----价格:RMB5,450,000----日期:2016-11-21

  粉彩外销洞石花卉盘一对--------价格:RMB4,140,000----日期:2016-08-13

  近几年乾隆年间外销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乾隆年间ARARETIAN----价格:RMB4,960,000----日期:2017-10-03

  十九世纪彩花卉外销瓶一对------价格:RMB2,840,000----日期:2017-10-05

  斗彩云蝠如意纹罐--------------价格:RMB4,220,000----日期:2016-01-22

  十九世纪彩花卉外销瓶一对------价格:RMB3,840,000----日期:2017-05-01

  纹样有各类花卉,飞鸟、昆虫与人物故事,康熙时出现粉彩器,在彩料内加,画面颜色鲜明,柔合淡雅,有阴阳向背,浓淡厚薄之分,层次分明,具有很好的立体效果,雍正时成熟,乾隆时期更加流行。珐琅彩瓷器也是这时器的新品种,彩料特殊,它是精细白瓷与西洋绘画艺术的结合,这也为民窑烧制外销彩花瓷器打下基础。在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生产烧制伊万里风格的瓷器。上述介绍的瓷盘中就有“伊万里”风格器。“伊万里”瓷器是指在康熙初时,日本九州学习中国明末青花五彩烧造的青花和釉上矾红描金瓷器,曾销往阿拉伯国家和印度,欧洲等地。康熙朝停止海禁后,由于欧洲人对日本的伊万里瓷大量订购,景德镇为适应外销的需要,也开始烧制这类瓷,以釉下青花加釉上矾红彩,然后再用金彩描绘,由于金彩描绘精细,提高了瓷器的品味,加之价廉争得外销瓷市场。

  其次,由于制瓷工艺的原因,乾隆瓷器的釉面一般容易出现桔皮纹,有的青花六字款的青料部分出现极明显的针眼,绿底红款器底釉则多出现波浪纹。

  第三,乾隆瓷器的砂底比较光润、足墙呈现圆棱状。还有的涂以浑黑色釉。仿哥釉器的底部,一般留有菩黄色釉的七个支钉痕迹。

  第四,乾隆时期的青花瓷器,青色雅丽、隽亮。绘画中的果实、叶辨部位,多使用点青法上色,以凤雏不同深、浅,浓淡的层次感。在乾隆粉彩瓷器,足内底处多施有浅淡闪黄而匀净的豆瓣绿釉,因此显得金彩厚重光亮。

  第五,器足较前朝宽厚、足脊滚圆,有的涂以黄色或黑色釉。足器近釉处,多有刮削胎体留下一圈小锯齿痕乾隆色釉瓷器的底足部,在位于近釉处常出现刮削胎体留下的一圈小锯齿痕。特别是乾隆民窑瓷器明显。

  第六,乾隆前期瓷器胎体细润,后期渐趋粗糙。

  这些充满东方情调乃至有中西结合纹饰图案的中国瓷到了欧洲就成了王公贵族好的品味、身份、地位炫耀之物。中国瓷器不仅设计精美、胎薄又更加耐用和便于清洗,而且用之饮茶不会串味和造成银器等茶具腐蚀,又不像琉璃那么受热易碎。因此很快受到热捧,后来欧洲寻常百姓,也以拥有一两件中国瓷为荣。

  广彩瓷器就是为了外销而出现的。北京是历史上中国对外贸易大港,康熙二十三年解除海禁,外国商船随之增多,或在北京订货,或来样加工,因而促进广彩瓷器的生产和发展。

  外销青花瓷中出现生活场景绘画,从明中后期开始,外销青花瓷中出现许多反映中国人生活场景的绘画,比如婴戏图、仕女图、图等。到了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外销欧美的广彩瓷也出现许多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清装人物纹饰,西方人习惯称之为“满大人”。

  在贸易的另一端欧洲,精美实用的中国瓷不仅改变了欧洲不少地方的饮食文化,导致德国迈森等欧洲各地从仿制到自创的瓷业发展,还在17至18世纪使很多欧洲国家的匠人开始随心所欲地仿效中国的瓷器图案,并与巴洛克和罗可可装饰风格融为一体,产生了后来被统称为“中国风”的装饰艺术风格。此“风”后来又影响到了欧洲建筑内外装饰、绘画、织物和家具设计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