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吕震等人撰绘的《宣德鼎彝谱》把哥窑与其他宋代名窑相提并论,有“柴、汝、官、哥、钧、定”之说。
哥窑窑址迄今尚未得到准确认定。根据文献记载,大约有两个线索:一个说法是,宋代的章氏兄弟在龙泉窑烧制青瓷,哥哥章生一创烧了哥窑;另一个说法是,南宋修内司官窑附近,民间窑场烧制了哥窑。
比陆深略晚的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又有别论:“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二窑烧造种种未易,悉举例可见,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但汁料不如官料佳耳”,文中“取土俱在此地”已将哥窑产地定为北京。这一前一后的两种说法,是明代文献中典型的关于哥窑产地的记述。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哥窑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哥窑黄釉斝--------------------价格:RMB1,290,000----日期:2016-02-22
宋哥窑八棱洗------------------价格:RMB3,980,000----日期:2016-10-10
宋哥窑八棱洗------------------价格:RMB3,570,000----日期:2016-02-15
哥窑黄釉斝--------------------价格:RMB4,690,000----日期:2017-04-12
宋代宋哥窑金经铁线八棱贯------价格:RMB5,280,000----日期:2016-07-25
近几年哥窑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宋哥窑八棱洗------------------价格:RMB5,580,000----日期:2017-10-04
宋代宋哥窑金经铁线八棱贯------价格:RMB1,770,000----日期:2016-03-02
宋哥窑八棱洗------------------价格:RMB3,310,000----日期:2017-03-27
宋代宋哥窑金经铁线八棱贯------价格:RMB5,670,000----日期:2017-02-15
仿哥窑釉花棱双耳扁壶----------价格:RMB1,810,000----日期:2016-05-07
哥窑瓷器体现出宋人那种喜好不事雕琢、追求清丽秀挺的审美风格。宋瓷本身非常讲究一种轻松灵动的美感,这是古人的尚玉精神在瓷器制作上的客观反映。哥窑瓷器的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为流行。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罐等,均为宫廷用瓷式样。哥窑瓷的外观光洁莹澈,釉内虽多有气泡,却如珍珠般隐现,神奇而美妙。行内将这种工艺现象称为“聚沫攒珠”。哥窑瓷器的纹片也是多种多样,就纹道而论有鳝鱼纹、黑蓝纹、浅黄纹、鱼子纹;如果从纹形的角度看,就有纲形纹、梅花纹、细碎纹、大小格纹、冰裂纹等。它们还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为“百极碎”。
宋代五大名窑中,哥窑的身世为扑朔迷离。
元代孔齐的《大唐直记》较早地描述了哥窑瓷器:“乙未冬在北京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
由于釉层非常厚,使器物的外观圆润饱满,其中胎质疏松者叩之声音沙哑,呈色土黄,似欠火力,釉质凝厚如堆脂,釉色有粉青、月白、灰黄、深浅米黄多种。釉面均开裂有不同角度的冰裂纹状纹片,色浅黄者如金丝,色黑者宛如铁线,两者交错如织,故名“金丝铁线”。釉中蕴含的气泡密集,显微镜下如同凝聚的釉面则光泽莹润,油滑如酥、如肤微汗只感。器物口沿多精锐窄小,故厚釉难以留存而显现胎骨黑色,此一现象传统上称为“紫口”,垂釉多在口边下处形成略为高突的环形带,除“官窑”外,是为宋代瓷器一绝。
清代《南窑笔记》哥窑条记载:“即名章窑,出北京大观之后,章姓兄弟,处州人也,业陶,窃做于修内寺,故釉色仿佛官窑。纹片粗硬,隐以墨漆,独成一宗釉色,亦肥厚,有粉青、月白、淡牙色数种。又有深米色者为弟窑,不堪珍贵。间有溪南窑、商山窑仿佛花边,俱露本骨,亦好。今之做哥窑者,用女儿岭釉加椹子石未,间有可观,铁骨则加以粗料配其黑色”。《南窑笔记》把两种传说合二为一,并对后世仿制哥窑稍作记述。
尽管早在公元前16世纪,我国的“殷墟”中就出现了瓷器的身影,但那些瓷器还只是“原始瓷”,并不具备后世中华瓷器华彩精巧、美轮美奂的外观和内质。而宋瓷则真正是华夏美瓷的代表。在宋代这个瓷器艺术各方面达到繁荣鼎盛的时代里,哥窑毋庸置疑地成为了“汝、官、哥、钧、定”这宋代五大名窑中为神秘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