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清代佛像哪里有买家群体

时间:2017-12-22 09:36

  据了解,犍陀罗艺术的主要贡献在于佛像的创造。而稍后的另一种佛像样式集中出现于秣菟罗(今新德里东南)地区,称为:秣莬罗造像,这种佛像较犍陀罗佛像保留了更多印度本土风格。笈多时期则有马土腊造像和萨尔那特造像。

  “早期佛教有不立偶像的要求,但随着大乘教义的广泛传播,仅凭心灵领悟似乎不再符合大量吸纳信徒的要求,佛陀,菩萨的形象也应运而生。伴随着佛教在贵霜王朝、笈多王朝和波罗王朝统治时期的传播与发展,印度佛教造像艺术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并在各时期形成了诸如犍陀罗风格、秣菟罗风格,笈多风格和萨尔那特风格等特色鲜明的造像风格。”柏漫林告诉记者,随着佛教的不断传播,不同风格的佛教造像艺术传入周边地区后,融入了当地的雕刻手法和审美情趣,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风貌。

  大唐宝通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清代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铜鎏金宗喀巴坐像--------------价格:RMB5,380,000----日期:2017-08-25

  铜鎏金背光白玉立佛像----------价格:RMB3,720,000----日期:2016-02-06

  关公--------------------------价格:RMB3,530,000----日期:2017-03-16

  清代铜鎏金三世佛像------------价格:RMB3,670,000----日期:2017-02-12

  近几年清代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铜鎏金宗喀巴坐像--------------价格:RMB2,120,000----日期:2016-04-05

  铜鎏金背光白玉立佛像----------价格:RMB3,750,000----日期:2017-01-21

  清代雍正铜鎏金坐佛像----------价格:RMB5,540,000----日期:2016-06-12

  关公--------------------------价格:RMB3,460,000----日期:2017-07-01

  铜鎏金宗喀巴坐像--------------价格:RMB2,260,000----日期:2017-02-08

  北京瀚海拍卖有限公司佛像法器部相关负责人柏漫林介绍,佛教产生于北印度。逐步通过南传佛教,从北向南发展,后到缅甸、泰国、柬埔寨东南亚一片;汉传佛教则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原,影响到日本、韩国;藏传佛教传到尼泊尔,帕拉(孟加拉),后又影响到西藏,元代以后由西藏传到中原,传到蒙古地区。

  精美的佛像让不少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究其原因,收藏佛像很多人首先是有信仰需求,然后才是投资保值的目的,在家中供奉一尊上品佛像更彰显身份。由于明清佛像的工艺精湛,加之存世量较少,所以长期以来,在佛像收藏市场上,明清佛像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无论是在价格方面,还是受到的追捧程度,都是其它时期的佛像艺术品不能相比的。

  佛教造像是集宗教、历史、美学及工艺价值于一身的艺术品,体现了深厚的宗教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两千多年来,佛教艺术伴随着佛教的发展,在亚洲,因不同时期,地域和文化的审美差异,佛教造型艺术以不同的题材、工艺和审美意趣,在佛教教义的不断演化中,体现出风貌各异的美学标准,地域特征和时代气质。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较受追捧的是藏传佛教造像。“藏传佛教指的是七世纪在西藏地区形成的以藏语为载体的佛教,在印度高僧寂护和莲花生入藏之后得到迅速发展,形成显密二宗。藏传佛教极重视以美术,为后世遗留下大量的佛教美术品,创造了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无数辉煌的篇章。”北京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力介绍,除西藏地区外,北京也是藏传佛像的制作中心。

  “京工造像多带有汉藏结合的元素。早在元代,宫廷就邀请尼泊尔工匠来汉地制作佛像,洪武时期有短暂的中断,永宣大力盛行,直至清代。乾隆执政时期为清朝盛世,乾隆帝利用佛教怀柔蒙藏等边疆民族的政治和宗教上层人物,加之本人也崇信藏传佛教,因此广建佛寺,精工制作大量佛像。”王力告诉记者,乾隆宫廷造像延续了永宣宫廷造像艺术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出更加华美而具宏阔气度的造像风格。